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題文園獅子林十六景·其十·小香幢》
全文:
當年維則稱禪窟,懶瓚香幢乃肖之。
俗曰五祖傳六祖,於斯豈必辨然疑。
參考注釋
五祖
佛教禪宗指“東土第五祖” 唐 代 弘忍 禪師。 弘忍 俗姓 周 ,七歲出家,改用《金剛經》傳法,開“東山法門”。下傳 慧能 、 神秀 ,衍生南、北二宗。 宋 贊寧 《宋高僧傳·神秀傳論》:“昔者 達磨 沒而微言絶 五祖 喪而大義乖。” 劉師培 《文說》:“因一己之私心,作萬世之法程,由是 五祖 傳燈, 靈素 受籙,師承所在,罔敢或遺,可謂文章之桎梏矣。”
六祖
佛家稱禪宗的第六代祖師 慧能 。他師承五祖 弘忍 ,主張直澈心源,頓悟成佛。 慧能 起初弘法 嶺 南,是為南宗,其後蔚為“五家七宗”,影響深遠。有《壇經》傳世。見 宋 志磐 《佛祖統紀·達磨禪宗》。 唐 劉禹錫 《佛衣銘》:“ 六祖 未彰,其出也微。” 前蜀 韋莊 《贈禮佛名者》詩:“尋思 六祖 傳心印,可是從來讀藏經。”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一:“我書喚作《三椏記》, 六祖 天台 共一龕。”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豈必
猶何必。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清 顧樵 《秋夜柬顧茂倫》詩:“哀樂境所遇,豈必 雍門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豈必面目同員方!”
然疑
謂半信半疑,猶豫不決。《楚辭·九歌·山鬼》:“君思我兮然疑作。” 洪興祖 補註:“然,不疑也;疑,未然也。君雖思我,而為讒者所惑,是非交作,莫知所決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景賢·書周孝子事》:“正然疑間,忽見十餘步外,片石半沒土中,亟掊土視之。” 鄭澤 《雜詩答鈍庵》:“終傷然疑作,翩來阻行潦。”
乾隆名句,再題文園獅子林十六景·其十·小香幢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