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放鯉》
全文:
漁舟棹出叢蘆中,老漁長跽竹籃把。
獻芹獻曝古有之,吾儕所有惟魚也。
語質情殷禮不嫻,斯民三代言非假。
跳籃撥剌意乞生,去乙何用供烹鮓。
賜翁金錢令放魚,持魚欲放還難捨。
校人反命驗當前,悠然真得殊瀟灑。
進舟齊眾獵飛鳧,笑思此復何為者。
參考注釋
進舟
行船前進。《太平廣記》卷一六二引 唐 高彥休 《高闕史·李彥佐》:“時冬十二月,至 濟南 ,郡使擊冰進舟。” 宋 葉適 《送陳漫翁》詩:“進舟 石門灘 ,小泊看佳處。” 明 何景明 《進舟賦》序:“有老篙師進舟意頗閒,自招於前,一人柁於後。”
飛鳧
(1).飛翔的野鴨。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 唐 寒山 《詩》之六:“欲驗飛鳧集,須徵白兔游。” 清 劉澤湘 《過西山辟支生墓》詩:“叩角誰賡 寧戚 歌,飛鳧莫辨 王喬 舃。”
(2).猶飛鳧舃。 唐 吳筠 《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苟尊師兼見贈之》詩:“從此罷飛鳧,投簪辭割雞。”
(3).箭名。《初學記》卷二二引《太公六韜》註:“飛鳧,矢名。”
(4).借指輕舟。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競渡,俗為 屈原 投 汨羅 日,傷其死故,並命舟檝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 唐 王勃 《三月上巳祓禊序》:“或昂騏驥,或泛飛鳧。”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乾隆名句,放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