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芻的《藏之和予蝦蟆短調再作之因以策事》
全文:
蝦蟆何為者,痱磊盎於背。
人言懷土蟲,棄去俄復在。
昔有系青繒,酉陽志其怪。
嘗觀三物圖,副以蝍蛆帶。
相持莫先動,含毒相屠膾。
端欲兄龜龍,未肯弟孔翠。
俳語解人頤,子陽妄尊大。
慎勿離窟穴,旁午元五輩。
東行犯日忌,束縛非其罪。
倘有切玉刀,甘心脂鼎鼐。
平生不下箸,實憚背脊疥。
何必食馬肝,前修有明戒。
願君勿嘲誚,微命其可貸。
參考注釋
切玉刀
(1).寶刀名。即昆吾刀。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周書》曰:西域獻火浣布, 昆吾氏 獻切玉刀。火浣布污則燒之則潔,刀切玉如臈。” 宋 陸游 《憶山南》詩之二:“打球駿馬千金買,切玉名刀萬里來。”
(2).喻利器。 金 元好問 《贈嵩山侍者學詩》詩:“詩為禪客添花錦,禪為詩家切玉刀。”
甘心
(1) 情願
他是甘心受罰的
初,武帝感 張騫之言,甘心欲通 大宛諸國,使者相望於道,一歲中多至十餘輩。——《漢書·西域傳》
(2) 滿意;滿足
不達目的絕不甘心
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鼎鼐
(1).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戰國策·楚策四》:“故晝游乎江湖,夕調乎鼎鼐。”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七:“予以謂古之鼎鼐皆無蓋,而足皆圓直無作獸形者,此乃敦耳。”
(2).喻指宰相等執政大臣。 唐 蘇頲 《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李乂神道碑》:“鼎鼐遞襲,簪纓相望。” 元 汪元亨 《雁兒落過得勝令·歸隱》曲:“慚居鼎鼐官,笑領煙霞伴。”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參見“ 鼎鼐調和 ”。
洪芻名句,藏之和予蝦蟆短調再作之因以策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