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杜貴墀的《月下笛·秋霧》
全文:
十里埋山,瞢騰似夢,漸將成雨。
冥漾里,天際惟聞雁時語。
登高約近增惆悵,怕隔斷鈿車舊路。
記殘月籠鞭,斜陽喚渡,幾番迷誤。
煙樹,昏如暮。
料影障蘆江,認帆何處?橫波怨汝,短長橋與遮住。
怕教望見殘陽縷。
又暗向、西風淚注。
想潤透,彩雲衣,猶倚江楓不去。
參考注釋
月籠
月光照耀。亦指月光。《梁書·沉約傳》:“風騷屑於園樹,月籠連於池竹。” 唐 杜牧 《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桯史》附錄引 宋 岳飛 《小重山》詞:“起來獨自遶堦行。人悄悄,簾外月籠明。”
斜陽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迷誤
亦作“ 迷悞 ”。1.迷惑謬誤。《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遣使南通 孫權 ,往來賂遺”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既不欲勞動干戈,遠涉大川,費役如彼,又悼邊陲遺餘黎民,迷誤如此。” 唐 駱賓王 《和道士閨情詩啟》:“類西 秦 之鏡,照徹心靈;同南指之車,導引迷悞。” 宋 王禹偁 《謝賜御製逍遙詠秘藏詮表》:“足可以指迷悞於羣生,扇穆清於四海。” 孫中山 《行易知難·知行總論》:“欲使後知後覺者,瞭然於向來之迷誤,而翻然改圖。”
(2).使迷惑;貽誤。 漢 焦贛 《易林·損之謙》:“闇昧冥語,轉相迷誤。”《資治通鑑·晉惠帝永寧元年》:“逆臣 孫秀 ,迷誤 趙王 ,當共誅討。” 明 袁宗道 《論文下》:“其持論大謬,迷誤後學,有不容不辨者。”
杜貴墀名句,月下笛·秋霧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