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夏日園居即事·其二》
全文:
綠苔滿徑竹梢檐,午靜薰風撲畫簾。
鹿柴間開知客到,魚苗新漲識丁添。
藤床恍帶三秋爽,竹簟渾忘六月炎。
晚憑欄乾閒極目,紅霞猶繞數峰尖。
參考注釋
三秋
(1) 指秋收、秋耕、秋播
(2) 指秋季的三個月
(3) 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
(4) 指三年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李白《江夏行》
竹簟
竹蓆。 唐 元稹 《竹簟》詩:“竹簟襯重茵,未忍都令卷。” 宋 蘇軾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竹簟暑風招我老,玉堂花蕊為誰春。” 清 張養重 《竹枝詞》:“ 蘄州 竹簟涼於水, 黃陂 葛巾細於紗。”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那些廟裡總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絞繩子,織竹簟,做香。”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乾隆名句,夏日園居即事·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