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鍊的《送張玉亭慮囚淮陽》
全文:
今代張衡屬省郎,三年粉署盛輝光。
入曹永日花侵篆,劍佩飄搖坐未央。
晝習文書承禁漏,夜開墳典炷名香。
寶刀久久生星宿,綵筆時時詠鳳凰。
既逢鵷鷺承清切,復道芝蘭比芳潔。
草書寫罷落飛雲,奇畫題成舞流雪。
聲華世重為八龍,藝苑人稱讓三絕。
當世誰先鄭廣文,生前恐是王摩詰。
方傳麗藻盛西京,又秉旌麾出鳳城。
使節從來天上發,公車疑自日邊行。
將垂訊伐先揚命,欲效馳驅敢問程。
滿月漸隨征蓋去,海雲正逐鼓鼙生。
競識諸卿車馬過,共臨祖道振鳴珂。
十行布席花如錦,百處傾壺酒似河。
誰羨陽阿為楚舞,必宣大雅入驪歌。
郎官出按征夫盛,才子將行送者多。
嗟余本是同鄉郡,蜿蜒山河心彌近。
十年為宰世所嗤,累日驅車獨相問。
人生所貴心相知,斗酒綢繆永投分。
臨岐不必嘆分飛,赤霄羽翮時能奮。
參考注釋
陽阿
(1).樂曲名。 戰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客有歌於 郢 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徘徊《房露》,惆悵《陽阿》。”
(2).古之名倡 陽阿 善舞,後因以稱舞名。《淮南子·俶真訓》:“足蹀 陽阿 之舞,而手會《緑水》之趨。” 高誘 註:“ 陽阿 ,古之名倡也。《緑水》,舞曲也。” 三國 魏 曹植 《箜篌引》:“ 陽阿 奏奇舞, 京洛 出名謳。”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雖 邯鄲 其敢倫,豈 陽阿 之能擬。”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舊院……逢秋風桂子之年,四方應試者畢集,結駟連騎,選色徵歌,轉車子之喉,按 陽阿 之舞。”
(3).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朝陽初升時所經之處。《楚辭·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 鹹池 ,晞女髮兮陽之阿。” 王逸 註:“阿,曲隅,日所行也。言己願托司命,俱沐 鹹池 ,乾髮 陽阿 。”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岩上宿》詩:“美人竟不來, 陽阿 徒晞髮。” 明 何景明 《九詠》:“晞溫暾兮 扶桑 ,訊靈居兮 陽阿 。” 謝無量 《西湖旅興寄懷伯先五十韻》:“晚歲思丹鳥, 陽阿 放白鷴。”
楚舞
楚 地之舞。《史記·留侯世家》:“ 戚夫人 泣,上曰:‘為我 楚 舞,我為若 楚 歌。’” 唐 李白 《書情贈蔡舍人雄》詩:“ 楚 舞醉碧雲, 吳 歌斷清猿。”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詞:“何人為我 楚 舞,聽我 楚 狂聲?” 清 彭而述 《衛藩舊邸遇酒南將軍》詩:“若能為 楚 舞?何處得 秦 聲?”
大雅
(1).《詩經》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為 周 王畿內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後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後,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於茲為羣。” 李善 註:“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詩》有《大雅》,故以立稱焉。” 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後代看。” 清 感惺 《斷頭台·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於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徵意義的詞兒正合於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驪歌
告別的歌。 南朝 梁 劉孝綽 《陪徐僕射晚宴》詩:“ 洛 城雖半掩,愛客待驪歌。” 唐 李縠 《浙東罷府西歸酬別張廣文皮先輩陸秀才》詩:“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驪歌又幾年。” 明 姚茂良 《精忠記·辭母》:“望帝鄉白雲縹緲,聽驪歌珠淚痕拋,願邊疆無事擾。” 周*恩*來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之二:“東風催異客, 南浦 唱驪歌,轉眼人千里,消魂夢一柯。”參見“ 驪駒 ”。
沈鍊名句,送張玉亭慮囚淮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