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劉紹的《擬古·其一》
全文:
竅鑿混沌死,人情迷至公。
忠信有不偶,端行見途窮。
嘅爾七尺軀,便娟難取容。
宿秉耿介節,邪毗紛異同。
大庭何遼哉,磊塊煩心胸。
參考注釋
忠信
忠誠信實。《易·乾》:“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進德也。”《史記·秦始皇本紀》:“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從離衡。” 宋 歐陽修 《朋黨論》:“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寬厚出名的,講究忠信。”
不偶
(1).不遇;不合。 漢 王充 《論衡·命義》:“行與主乖,退而遠,不偶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2).引申為命運不好。 宋 蘇軾 《京師哭任遵聖》詩:“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葉生》:“ 淮陽 葉生 者,失其名字。文章詞賦冠絶當時,而所如不偶,困於名場。”
端行
(1).謂直身而行。《禮記·玉藻》:“端行頤霤如矢。” 孔穎達 疏:“端行,謂直身而行也。”
(2).端正其行為。《韓詩外傳》卷七:“夫君子務學修身端行而須其時者也,子無惑焉。”
途窮
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阮步兵》:“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持法》:“此途窮者,不輯之,當為患。”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戰苦身攢鏃,途窮血裹斑。”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於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就也更加艱難起來,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窮道盡。”
劉紹名句,擬古·其一名句
名句推薦
水上孤颱風露清,柳林曖曖月臨城
陳三立《十月十四夕蔡師愚召集初台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