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歸宗道中》
全文:
朝日未出海,杖藜適松門。
老樹暗絕壁,蕭條聞哀猿。
迤邐轉谷口,悠悠見前村。
農夫爭道來,聒聒更笑喧。
數辰競一墟,邸店如雲屯。
或攜布與楮,或驅雞與豚。
縱橫箕帚材,瑣細難具論。
老翁主貿易,俯仰眾所尊。
區區較尋尺,一一手自翻。
得無筋力疲,兩鬢埋霜根。
吾鄉東南會,百貨常源源。
金鐶衣短後,群奴列昆崙。
通衢旅犀象,顛倒同籬藩。
鮫綃與翡翠,觸目亦已繁。
少壯供所役,耆年臥高軒。
翁今處窮獨,未易聽我言。
且當具鹽米,歸家飯兒孫。
參考注釋
農夫
1.指務農的人。 2.特指從事農業勞動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爭道
(1).爭棋路。《史記·刺客列傳》:“ 魯句踐 與 荊軻 博,爭道, 魯句踐 怒而叱之。”
(2).指下棋。《新唐書·張易之傳》:“後每燕集,則二 張 諸 武 雜侍,摴博爭道為笑樂。”
(3).爭占道路。《東觀漢記·馮異傳》:“ 異 敕吏士,非交戰受敵,常行諸營之後,相逢引車避之,由是無爭道變鬭者。” 唐 杜甫 《過南嶽入洞庭湖》詩:“洪波忽爭道,岸轉異江湖。” 宋 歐陽修 《採桑子》詞:“爭道誰家?緑柳朱輪走鈿車。”
聒聒
(1).多言喧擾貌。引申有愚而拒善自用之意。《書·盤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 孔 傳:“聒聒,無知之貌。” 陸德明 釋文:“ 馬 及《説文》皆雲拒善自用之意。” 明 唐寅 《醉時歌》:“幾番死兮幾番活,大夢無憑閒聒聒;都是自家心念生,無念無生即解脫。”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秀姑》:“路上又遇一失路人,再三求住,聒聒不休。”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藉言天然,則禘祫海藻,享祧蝯蜼,六洲之氓,五色之種,誰非出於一本?而何必為是聒聒者邪?”
(2).象聲詞。 唐 皇甫冉 《雜言月洲歌送趙冽還襄陽》:“流聒聒兮湍與瀨,草青青兮春更秋。” 宋 歐陽修 《歸田四時樂春夏》詩之一:“鳴鳩聒聒屋上啄,布穀翩翩桑下飛。”《西遊記》第十三回:“疏林內山禽聒聒,莊門外細犬嘹嘹。” 康濯 《東方紅》第十二章五:“人叢中爆發出了聒聒不停的掌聲。整個會場接著更喧騰的宛如燒起了大火。”
(3).即聒聒兒。 明 袁宏道 《畜促織》:“又有一種,似蚱蜢而身肥大,京師人謂之聒聒,亦捕養之。南人謂之紡線娘。”參見“ 聒聒兒 ”。
釋道潛名句,歸宗道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