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拱的《伏睹適公詩讚觀世音菩薩果應所懇具述於前拱不揆淺拙謹吟一章同贊聖德》

全文:
菩薩慈悲行願深,遍游沙界拯枯沉。
眾生得度隨形化,說法開迷震梵音
眉現毫光同率土,手持楊柳攝群心。
我今稽首虔誠禮,願賜慈光與照臨。

黃拱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生得

生獲,活捉。《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史記·曹相國世家》:“﹝ 曹參 ﹞擊 魏王 於 曲陽 ,追至 武垣 ,生得 魏王 豹 。”《後漢書·劉玄傳》:“ 更始 守城,使 李松 出戰,敗,死者二千餘人, 赤眉 生得 松 。”

說法

(1) 指說話所用的詞

換個說法,他也許能接受

(2) 說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是一種不全面的說法

(3) 講說的方法

梵音

(1).梵唄。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經師論》:“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讚則號為梵音。” 唐 宋之問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梵音迎漏徹,空樂倚雲懸。” 明 何景明 《再至寺》詩:“古壁棲金象,花宮出梵音。” 清 袁於令 《西樓記·捐姬》:“聽松風梵音,偶來蕭寺,看他疏寫千張紙。” 李涵秋 《廣陵潮》第六七回:“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們點齊香燭,請大家拜佛。霎時鐃鈸叮噹,梵音高唱。”

(2).佛教謂大梵天王所出的音聲。亦指佛、菩薩的音聲。《法苑珠林》卷四九:“何等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徧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數》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聲,而有五種清淨之音也。”

(3).猶梵語。亦泛指 印度 的語言。 唐 黃滔 《靈山塑北方毗沙門天王碑》:“夫 毗沙門 ,梵音, 唐 言多聞也。” 五代 齊己 《贈念<法華經>僧》詩:“更堪誦入陀羅尼, 唐 音梵音相雜時。”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華音論讀,必以一音為一讀;梵音論諷,雖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揚高下。” 郭沫若 《文藝論集·太戈爾來華的我見》:“我雖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見過他《從印度帶去的使命》。”

黃拱名句,伏睹適公詩讚觀世音菩薩果應所懇具述於前拱不揆淺拙謹吟一章同贊聖德名句

詩詞推薦

  • 簽判丈再枉長句次韻

    趙蕃宋代〕紛紛紅蕊一番春,寂寂清陰幾處新。陌上風光屬游女,林間觴詠聽幽人。經旬便作治聾飲,涉七還當修禊辰。無事
  • 沙頭點視城池

    陳杰宋代〕酸風射眼舊沙頭,我亦從來兩鬢秋。萬里客心驚塞雁,五更歸夢化江鷗。山川信美坐成晚,風景不殊看總愁。征築
    眾生得度隨形化,說法開迷震梵音 詩詞名句
  • 賀向伯元通判休致

    趙蕃宋代〕薌林再世企疏堂,不但私榮國有光。畢娶了知家法在,耐官爰自祖風長。眼明圖史猶年少,手種檜松今老蒼。父客
  • 採桑子

    沈端節宋代〕昔年曾記尋芳處,短帽沖寒。竹外江乾。玉麵皮兒月下觀。而今老大風流減,百事心闌。谷底林間。坐對橫枝祗鼻
    眾生得度隨形化,說法開迷震梵音 詩詞名句
  • 瀍河上觀杏花回

    邵雍宋代〕瀍河東看杏花開,花外天津暮卻回。更把杏花頭上插,圖人知道看花來。
  • 疑山石泉

    魏野宋代〕閒翫正嚴凝,神和澹鏡澄。至清無隱物,微暖不生冰。派想河難雜,源疑濟是朋。窺魚光照鶴,洗缽影搖僧。逗石
  • 頌古三十二首

    釋明辯宋代〕馬祖非心非佛,直下更無窠窟。今年樹上胡桃,勝似去年柑橘。
    眾生得度隨形化,說法開迷震梵音 詩詞名句
  • 泊舟

    陸游宋代〕湖水無風鏡面平,巉巉倒影萬峰青。放翁眼界便疏豁,過盡蘆村泊蓼汀。
  • 詠史上張敞二首

    陳普宋代〕章台陌上試金鞍,文君鏡中描遠山。黃霸功隳王吉老,五日京兆得偷閒。
  • 次韻費司法

    方岳宋代〕空谷跫然余故人,且談風月未論文。長房仙去幾何日,陸羽泉邊多少雲。誰向唐詩參句律,只將周易對爐熏。縱無
眾生得度隨形化,說法開迷震梵音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