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造的《次王促衡尚書鹿鳴宴韻》
全文:
儒冠幾經秦,士貴始藝祖。
英儁承上意,不止工造語。
文風逮列聖,秀異彌博取。
即今再太平,比屋務稽古。
先生國元老,曩亦原夫舉。
倚相能丘索,吉甫允文武。
後生藉膏馥,掉臂雄藝圃。
豈伊鄶無譏,敢睨大國楚。
諸生觀國光,名欲簉龍虎。
初非意敢料,顧為公所與。
蕙蘭侈芳筵,餚核富雕俎。
酒行不待醉,闔坐喜欲舞。
妙句韋白前,拭目嗟未睹。
豪氣倏賈余,舉舉陵天宇。
懸知三千牘,去作虹霓吐。
我坐廣文氈,勤拙初不補。
看揮修月刃,穩送摶風羽。
傳燈知道尊,食蔗記荼奪。
明年公東歸,商衡傅岩雨。
附翼偕渠儂,遠臣觀所主。
參考注釋
英儁
同“ 英俊 ”。1.才智出眾的人。《漢書·李尋傳》:“詔書進賢良,赦小過,無求備,以博聚英儁。” 宋 司馬光 《龍圖閣直學士李公墓志銘》:“時 杜祁公 為宰相,多採拔英儁,寘之臺省。” 清 薛福成 《向伯常哀辭》:“今相國 毅勇侯 曾公 以忠孝文武為邦人倡,奬拔英儁。”
(2).才智出眾。 晉 孫楚 《莊周贊》:“ 莊周 曠盪,高才英儁。”《北史·蘇綽傳》:“古人云:‘千人之秀曰英,萬人之英曰儁。’今之智效一官,行聞一邦者,豈非近英儁之士也?” 明 吾丘瑞 《運甓記·棄官就辟》:“英儁如君,器量才華四海聞。”
上意
君上的心意、意旨。《文子·上禮》:“羣臣推上意而壞常,疎骨肉而自容。”《新唐書·顏真卿傳》:“權寵日甚,道路以目,上意不下宣,下情不上達,此權臣蔽主,不遵 太宗 之法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巴延三》:“時有上親侍小內臣 鄂羅裡 ,人素聰黠,頗解上意。”
不止
(1)
(2)
不停止
痛哭不止
(3)
表示超出一定數量或範圍
造語
(1).說無根據的話。《莊子·盜跖》:“爾作言造語,妄稱 文 武 。”亦指無根據的話。 宋 曾鞏 《與王介甫第一書》:“ 歐公 更欲足下少開廓其文,勿用造語及模擬前人,請相度示及。”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刑部·癸卯妖書》:“……復借改易東朝為名,而指 朱次揆 姓名以實之,其立意甚毒,造語甚巧。”
(2).說話或作文時選用詞句。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用事偶同》:“其用事造語,若出一轍,而不以為嫌也。”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六:“余謂此段文字,不甚類 晉 宋 間人,絶似 唐 柳子厚 、 劉夢得 、 孫樵 輩造語。” 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四》:“為了造語驚人,對仗工穩起見,有些文豪們是簡直不恤於胡說八道的。”
陳造名句,次王促衡尚書鹿鳴宴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