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馬鈺的《玩丹砂 贈郝先生》
全文:
大悟浮生不戀家。
大乘體調不奢華。
大通玄妙不矜誇。
大德建修真活計,大丹烹煉好生涯。
大丹成就步煙霞。
參考注釋
大通
(1).猶大道。《莊子·大宗師》:“ 顏回 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成玄英 疏:“大通,猶大道也。道能通生萬物,故謂道為大通也。”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故古人仰準陰陽,俯協剛柔,中識理性,使三才相善,同會於大通,所以窮理而盡物宜也。”
(2).通於大道。謂順應自然。《淮南子·詮言訓》:“聖人無屈奇之服,無瑰異之行,服不視,行不觀,言不議,通而不華,窮而不懾,榮而不顯,隱而不窮,異而不見怪,容而與眾同。無以名之,此之謂之通。”
(3).謂寬宏豁達。 晉 陳壽 《表上諸葛氏集目錄》:“伏惟陛下邁蹤古聖,蕩然無忌,故雖敵國誹謗之言,鹹肆其辭而無所革諱,所以明大通之道也。”
(4).謂大亨通,吉利。《清平山堂話本·契約文字記》:“今年是大通之年,我有心待交他將著 劉二 兩口兒骨殖還鄉,認他伯父。”
玄妙
深奧微妙
玄妙的學說
矜誇
同“ 矜侉 ”。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 孫楚 矜誇凌上。” 唐 王昌齡 《塞下曲》:“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明 高啟 《江上看花》詩:“花應得我相慰賞,似笑欲舞爭矜誇。” 王統照 《鬼影》:“厚闊的嘴唇,恰與他那好自矜誇的態度相合。” 郭沫若 《羽書集·持久抗戰的必要條件》:“一時的勝利並不足以怎樣的矜誇,一時的退卻也並不足以怎樣的憂慮。”
同“ 矜侉 ”。 漢 班固 《東都賦》:“子實 秦 人,矜誇館室,保界 河 山,信識 昭 襄 而知 始皇 矣。” 宋 司馬光 《送同年郎景微歸會稽榮覲序》:“是以得之者矜誇滿志,焜燿於物,如謂天下莫己若也。”
馬鈺名句,玩丹砂 贈郝先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