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作耆龜,應物公權度

五邁常惺惺室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五邁的《常惺惺室》

全文:
性命一同源,萬善天所賦。
五行水生智,正以虛明故。
先生原命宮,水與金夾輔。
清質自生明,冰壺澄月露。
窮理以致用,幹事必正固。
與國作耆龜,應物公權度
所以常惺惺,一室神明護。
室外中主人,壽比喬松數。

五邁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五邁與國作耆龜,應物公權度書法作品欣賞
與國作耆龜,應物公權度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與國

盟國;友邦。《管子·八觀》:“與國不恃其親,而敵國不畏其彊。”《史記·項羽本紀》:“ 項梁 曰:‘ 田假 為與國之王,窮來從我,不忍殺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相與交善為與國,黨與也。”《資治通鑑·魏元帝景元四年》:“ 漢 主使羣臣會議,或以 蜀 之與 吳 ,本為與國,宜可奔 吳 。” 鄒韜奮 《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他們終不能認清敵與友的區分,把任何國家都看作‘與國’,結果是得不到一個‘與國’!”

耆龜

老龜。《文選·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 薛綜 註:“耆,老也。龜之老者,神。”

應物

(1).順應事物。《莊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 鍾泰 發微:“‘應物無方’,言不執滯也。”《史記·太史公自序》:“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 宋 歐陽修 《道無常名說》:“無常以應物為功,有常以執道為本。”《西遊記》第二回:“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

(2).猶言待人接物。《晉書·外戚傳·王濛》:“虛己應物,恕而後行。”《隋書·循吏傳·劉曠》:“ 劉曠 ,不知何許人也。性謹厚,每以誠恕應物。” 明 孫柚 《琴心記·挑動春心》:“你看他清標應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氣逼人,似野鶴之出羣。”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雖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見所以處事應物者,皆合乎聖人之道也。”

公權

(1).朝廷所賦之權。 唐 雍陶 《罷還邊將》詩:“白鬚虜將話邊事,自失公權怨語多。”

(2).指公法所賦予的權利,公民權。 孫中山 《大總統通令開放蛋戶惰民等許其一體享有公權私權事》:“為此特申令示:凡以上所述各種人民,對於國家社會之一切權利公權……切許一體享有,毋稍歧異,以重人權,而彰公理。”

五邁名句,常惺惺室名句

詩詞推薦

與國作耆龜,應物公權度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