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全文: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時須。
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卻可圖。
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聖旨恩宜殊。
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
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參考注釋
繡衣
(1).彩繡的絲綢衣服。古代貴者所服。今多指飾以刺繡的絲質服裝。《左傳·閔公二年》:“﹝ 衛懿公 ﹞與夫人繡衣,曰:‘聽於二子!’”《南史·崔祖思傳》:“ 東阿 婦以繡衣賜死, 王景興 以折米見誚。” 元 薩都剌 《鸚鵡曲》:“ 雙成 小立各宮樣,繡衣烏帽 高將軍 。”
(2).見“ 繡衣直指 ”。
霄漢
雲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氣凌霄漢
服日
道教修養法之一。存日象於心中,光照心內,後漸上升,出喉嚨至齒間,再回還胃中。習之者以為可除疾、消災、延年。《雲笈七籤》卷二三:“初服月華,如服日法。” 宋 張孝祥 《醜奴兒·張仲欽生日》詞:“天公遣注長生籍,服日飡霞。”
庭闈
內舍。多指父母居住處。《文選·束晳〈補亡〉詩》:“眷戀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註:“庭闈,親之所居。” 唐 張九齡 《酬宋使君見詒》詩:“庭闈際海曲,軺傳荷天慈。” 清 劉大櫆 《少宰尹公行狀》:“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訓,言動皆必以禮。”因用以稱父母。 唐 杜甫 《送韓十四江東省覲》詩:“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宋 王安石 《憶昨詩示諸外弟》:“刻章琢句獻天子,釣取薄祿歡庭闈。”
杜甫名句,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