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恭瞻啟運山作歌》
全文:
長白龍乾西南來,靈山啟運神堂開。
源遠流長綿奕世,駢蕃禔祉皇圖培。
肇祖衣冠秘陵室,三祖元宮千載謐。
仇成不共何忍言,七恨興師此第一。
爰始爰謀緬亶父,橋山景佑猶故土。
昌平樵採禁至今,朝家厚德昭千古。
參考注釋
白龍
(1).傳說中白色的龍。《墨子·貴義》:“帝以甲乙殺青龍於東方,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以庚辛殺白龍於西方,以壬癸殺黑龍於北方。” 唐 孫處士 《送青城丈人酒》詩:“深羨 青城 好洞天,白龍一覺已千年。”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祥瑞》:“三年,麟見 永泰 ,白龍見 卭江 。”《清史稿·災異志一》:“ 乾隆 二年二月, 潮陽 白龍見。”
(2).形容奔騰直瀉的溪流瀑布。 唐 孟郊 《寒溪》詩:“一曲一直水,白龍何鱗鱗。” 宋 朱熹 《次觀瀑布韻》:“快瀉蒼崖一道泉,白龍飛下鬱藍天。”
(3).神話中的河神。
(4).傳說 伏羲 時的刑官名。《唐律疏議·名例序》:“昔白龍白雲,則 伏犧 軒轅 之代。”
(5).即 白龍堆 。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見行人畏 白龍 ,遙聞公主愁黃鶴。” 唐 東方虬 《昭君怨》詩之二:“揜淚辭丹鳳,銜悲向 白龍 。”參見“ 白龍堆 ”。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諸峰。——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 指我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
靈山
(1).道家指 蓬萊山 。《文選·左思<吳都賦>》:“巨鼇贔屓,首冠 靈山 。” 呂向 註:“ 靈山 ,海中 蓬萊山 。”
(2).指傳說中的 崑崙山 曾城 。 晉 陶潛 《游斜川》詩序:“若夫 曾城 ,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 靈山 ,有愛嘉名。” 逯欽立 校註:“ 靈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崑崙山 。 南朝 梁 沉約 《鍾山》詩:“ 靈山 紀地德,地險資岳靈。” 鍾山 , 崑崙山 的別名。參見“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聖地 靈鷲山 的簡稱。 南朝 齊 王融 《淨行詩》之五:“朝游浄國侶,暮集 靈山 羣。” 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遊》詩:“ 彭澤 因家凡幾世, 靈山 預會是前生。”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既到 靈山 ,豈可不朝我佛。” 趙朴初 《訪雲岡石窟及華嚴寺》詩:“彷彿 靈山 集海會,弟子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悲或欣然。”原註:“ 靈山 ,即 靈鷲山 ,佛説法處。”
(5).道書所稱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饒縣 北。《雲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靈山 在 信州 上饒縣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上饒縣》:“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6).指有靈應的山。《雲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舊壤,境帶靈山,自狩 巴 梁 ,屢照感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七九:“急報東方兩星使,靈山吐溜為糧船。”
(7).對山的美稱。 唐 劉斌 《詠山》:“靈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蓋 雲陰遠, 香爐 煙氣多。”
啟運
(1).謂皇帝開啟世運。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三正迭紹,洪聖啟運。”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藝祖 啟運創業,應天順人。” 明 劉基 《襲封誠意伯並夫人誥》:“開基啟運,人臣竭佐命之忠。”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上元啟運,文明大開。”
(2).起運。如:貨物已啟運。
神堂
(1).供神的處所。 唐 白居易 《草茫茫》詩:“一朝盜掘墳陵破,龍槨神堂三月火。” 明 沉常 《再生紀異錄》:“元宵夜,月光澄湛,皎如白日。邑前神堂火起, 嚴大尹 拜滅之。戒市人勿張燈。” 許地山 《無憂花》:“那個神堂,不曉得還有沒有神,若是有,咱們光著身子下去,怕褻瀆了受責罰。”
(2).中醫針灸穴位名。 晉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卷三:“神堂,在第五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五壯。”
乾隆名句,恭瞻啟運山作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