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石的《人日集蟆頤視堰》
全文:
大江拆兩股,小江分一支。
秋水七八月,老蟆喜持頤。
往往自誇大,未覺海若嗤。
灌溉雖小惠,湮溺已可危。
父老指水跡,棲苴掛林枝。
高田混坑谷,漠漠沙風吹。
城堞不數步,長堤漫委蛇。
我非河洛想,頗為梁益悲。
神禹豈不到,吾蜀幾為池。
人日有故事,敢後壺漿期。
野叟饋魚兔,鼓舞亦致詞。
一笑謝父老,何由救民飢。
但得麥早熟,眼底無瘡痍。
老守為爾醉,燈火江之湄。
老蟆亦放光,跳月天南垂。
參考注釋
河洛
亦作“ 河雒 ”。1. 黃河 與 洛水 的並稱。《史記·鄭世家》:“和集 周 民, 周 民皆説, 河 雒 之閒,人便思之。” 漢 班昭 《東征賦》:“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旋門。” 明 方孝孺 《御賜訓辭記》:“雖 河 洛 之所出,龍龜之所負,何以過於此哉?”
(2).指 黃河 與 洛水 兩水之間的地區。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詔》:“驍雄競奮,火烈風掃,剋定中原,肅清 河 洛 。”《南史·宋紀上·武帝》:“時帝將鎮 下邳 ,進兵 河 洛 ,及徵使至,即日班師。” 王闓運 《皇中憲大夫侯官陳君墓志銘》:“誰謂弗彰? 河洛 是儀。”
(3).指 洛陽 。《文選·班固<西都賦>》:“蓋聞皇 漢 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 河洛 矣。” 李善 註:“東都有 河 南 洛陽 ,故曰 河洛 也。” 唐 張說 《龍門西龕蘇合宮等身觀世音菩薩像頌》:“天下之大都有五,而 河洛 總其中。”
(4).指 洛水 。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臣聞 河洛 之神,名曰 宓妃 。”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湘君》:“ 江湘 之有夫人,猶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
(5).河圖洛書的簡稱。 三國 魏 曹丕 《以孫登為東中郎封侯策》:“蓋河洛寫天意,符讖述聖心。”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取象乎河洛,問數乎蓍龜。” 羅惇曧 《文學源流·三代以上文學》:“ 楊侃 稱‘緯書之類,謂之秘經,圖讖之類,謂之內學,河洛之書,謂之靈篇。’”
(6).亦作“ 河落 ”。即餄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熱洛河》:“今 齊 魯 間以蕎麥作麪食,名河洛。” 趙樹理 《邪不壓正》一:“生客細客吃掛麵,熟客粗客吃河落。”參見“ 河漏 ”。
頗為
很——用在表示心理狀態的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程度很高,但還未達到最高點
說話時頗為激動
梁益
指 蜀 地。 蜀漢 有 梁 益 等州,因以並稱。 晉 張載 《劍閣銘》:“勒銘山阿,敢告 梁 益 。”《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師不踰時, 梁 益 肅清。” 呂向 註:“ 梁 益 ,二州名。”
李石名句,人日集蟆頤視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