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送游吏部赴召》
全文:
天馬周流不停策,青龍掛空山無色。
區中物物見根柢,歲年滔滔逐流水。
籲於求歸歸未獲,客里隨人送行客。
鏦金伐鼓行清秋,江頭組練雲如稠。
道旁老人相與語,主賓聞之愕相雇。
或雲造闕如登仙,一聲謦咳落九天。
豈知位高勢逾逼,莫向紫宸庭下立。
非關噉芻解喑嘿,紫宸地禁鳴不得。
或雲敢言似鳴鳳,千古高名泰山重。
豈知說著心骨驚,臣名愈重國愈輕。
或言古人重晚節,元忠子方費分說。
豈知晚節不難保,卻憂攘臂為人笑。
三人所贈不皆然,然則子也今何言。
元佑中年基紹聖,建中靖*國何嘗靖。
若教此事欠講明,直將兩是為端平。
是時臣言便休得,臣不憂身卻憂國。
臣原天意開平治,明良長似改元時。
夬剛未終戒莧陸,姤陰雖微畏羸躅。
真教世道端且平,寧使臣無赫赫名。
三人囅然笑,子之所原吾不到。
吾言必於身,子言望於人,子意雖厚吾言真。
低頭謝二老,還以告景仁。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敢言
(1).敢於進直言。《國語·魯語下》:“夫外朝,子將業君之官職焉;內朝,子將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書·郝處俊傳》:“ 處俊 資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義。”
(2).冒昧陳述。《戰國策·秦策一》:“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臣敢言往昔。”
鳴鳳
指《鳴鳳記》,傳奇劇本,為明代王世貞門客作,寫楊繼盛與嚴嵩鬥爭被害慘死的故事
皆奏鳴鳳。——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更奏鳴鳳。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周*恩*來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高名
很高的名望
少有高名
泰山
(1) 東嶽,中國五嶽之首,中國名山,海拔1524米,位於山東泰安境內。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禪、祭告天地,多古蹟和文人墨跡,為旅遊勝地
(2) 古人把泰山作為高山的代表,常用來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寶貴的事物
有眼不識泰山
(3) 妻父的代稱
呼妻父為泰山,一說雲,泰山有丈人峰。—— 晁說之《晁氏客語》
魏了翁名句,送游吏部赴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