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發枉嘉贈,辭氣玉醴醇

韓維答呂晦叔見贈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韓維的《答呂晦叔見贈》

全文:
人情紛言偽,吾道本一純。
苟為趨向合,不待結約親。
曰今得夫子,所涉我異津。
邀我醉華館,正逢雪花春。
談笑不近俗,文史自娛賓。
明發枉嘉贈,辭氣玉醴醇
三復同心言,雜佩非所珍。

韓維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明發

(1).黎明;平明。《詩·小雅·小宛》:“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朱熹 集傳:“明發,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維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詩:“羨君明發去,采蕨輕軒冕。” 清 周亮工 《寒食後一日新鄉道上示許傅岩》詩:“烽燧十年歸未得,卻愁明發渡 旃然 。”

(2).謂孝思。 晉 陸機 《思親賦》:“存顧復之遺志,感明發之所懷。”《宋書·禮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發。” 宋 蘇軾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憲等表本》:“顧明發之永懷,仰徽音之如在。”

(3).早晨起程。 晉 陸機 《招隱》詩之二:“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宋 楊萬里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詩:“翁欲還家即明發,更為梅花留一月。”

(4).謂揭發查清。《後漢書·循吏傳序》:“明發姦伏,吏端禁止。”

(5).闡明,發明。《隋書·律曆志上》:“ 焯 皆校定,庶有明發。”《太平廣記》卷二二六引 唐 顏師古 《大業拾遺記·觀文殿》:“其所撰之書,屬辭比事,條貫有序,文畧理暢,互相明發。”

(6). 清 代軍機處草擬上諭有明發、廷寄之別,有關巡幸、上陵、經筵、蠲賑、及內侍郎以上,外臣總兵、知府以上黜陟調補的諭旨,稱為明發,經內閣傳抄以次交於部科。參閱 清 梁章鉅 《樞垣記略·規制一》。

辭氣

(1).語氣;口氣。《論語·泰伯》:“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何晏 集解引 鄭玄 曰:“出辭氣能順而説之,則無惡戾之言入於耳。”《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曹子 以一劍之任,枝 桓公 之心於壇坫之上,顏色不變,辭氣不悖。” 唐 韓愈 《論薦侯喜狀》:“五月初至此,自言為閣下所知,辭氣激揚,面有矜色。”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司馬武子忠節》:“ 靖康 間奉使 金國 ,辭氣激烈,謀略深遠。”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亭》:“ 石 方就枕,聞叩扉甚急;起視,則 長亭 掩入,辭氣倉皇,言:‘吾家欲以白*刃相仇,可急遁!’” 朱自清 《論書生的酸氣》:“說話注重音調和辭氣,以朗暢為好。”

(2).文章的風格。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 秦皇 銘 岱 ,文自 李斯 ,法家辭氣,體乏弘潤。”《續資治通鑑·宋太宗端拱元年》:“ 翟馬周 既訟罷 李昉 ,與 旦 益相得,每排毀時政,上書自薦,及歷舉所善十數人皆公輔器, 昌言 內為之助,人多識其辭氣,皆 旦 所為也。” 蘇曼殊 《與高天梅論文學書》:“甚矣譯事之難也,前見 辜氏 《痴漢騎馬歌》,可謂辭氣相副。”

(3).辭鋒,辭采。《南齊書·謝超宗傳》:“ 超宗 既坐,飲酒數甌,辭氣橫出, 太祖 對之甚歡。”《北史·屈遵傳》:“ 道賜 善騎射,機辯有辭氣, 太武 甚器之。”

(4).言辭;談吐。《續資治通鑑·宋太祖建隆元年》:“ 穀 雅善議論,辭氣明暢。”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一:“夫人藴輔相之才而其季父日與之接,其容貌辭氣豈無少異於人乎?”

玉醴

(1).甘泉。 漢 揚雄 《太玄賦》:“茹芝英以御餓兮,飲玉醴以解渴。”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 涓子 宅其陽,玉醴涌其前。” 宋 蘇軾 《參寥得智果院分韻得心字》詩:“雲崖有淺井,玉醴常半尋。遂名參寥泉,可濯幽入襟。” 明 王洪 《麒麟賦》:“游於山則象車垂鉤,丹芝敷榮;飲於水則玉醴流香,玄珠夜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人部·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蜜*液,道家謂之金漿玉體。”

(2).傳說中的仙藥。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朱草狀似小棗……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銀投其中,便立可丸如泥,久則成水,以金投之,名為金漿,以玉投之,名為玉醴。服之皆長生。”《群音類選·玉如意記·月夜遇仙》:“金漿玉醴,交梨火棗,寶鴨香菸輕裊。”

(3).美酒。 唐 李白 《詠山樽》:“外與金罍並,中涵玉醴虛。” 宋 劉筠 《津園賜宴》詩:“蕙殽清萐莆,玉醴堪金甌。”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器玩·燈燭》:“列山珍海錯,傾玉醴瓊漿,幾部鼓吹,頻歌迭奏,事事皆稱絶暢。”

(4).道教語。指唾液。

韓維名句,答呂晦叔見贈名句

詩詞推薦

明發枉嘉贈,辭氣玉醴醇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