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方守敦的《聞范之倉卒去皖,悵然寄詩二章,即次范之九日宴集詩韻·其一》

全文:
正是高秋霜月皎,無端離雁送聲哀。
君如白鶴雲中去,我未黃花江上來。
書札徒增縞紵集,郫筒遽冷草堂杯
扁舟散發知何處,悵以江頭李白才。

參考注釋

書札

書信

見有書札托我回復

縞紵

(1).《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季札 ﹞聘於 鄭 ,見 子產 ,如舊相識。與之縞帶, 子產 獻紵衣焉。」後因以「縞紵」喻深厚的友誼。亦指朋友間的互相饋贈。 北周 宇文逌 《<庾信集>序》:「余與 子山 ,夙期欵密,情均縞紵,契比金蘭。」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授縞紵以托心,示茲誠之不謬。」 清 顧炎武 《過李子德》詩之四:「 關 河 愁欲徧,縞紵竟誰親?」 李光 《友人劉競生續學保定詩以送之》:「縞紵慣交屠狗客,摴蒱忍逐牧豬奴。」

(2).白色生絹及細痲所制的衣服。《戰國策·齊策四》:「後宮十妃,皆衣縞紵,食粱肉。」 鮑彪 註:「縞,鮮色繪也。紵,檾屬細者。」 吳師道 補正:「縞,白也。」

郫筒

(1).竹製盛酒具。 郫 人截大竹二尺以上,留一節為底,刻其外為花紋,或朱或黑或不漆,用以盛酒。 唐 李商隱 《因書》詩:「海石分棋子,郫筒當酒缸。」 宋 楊萬里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聞鶯與大兒議秋涼一出遊山》詩:「萬迭山連千澗水,雙行纏伴一郫筒。」 明 謝榛 《送謝武選少安犒師固原因還蜀會兄葬》詩:「一對郫筒腸欲斷,鶺鴒原上草蕭蕭。」

(2).酒名。相傳 晉 山濤 為 郫 令,用竹筒釀酒,兼旬方開,香聞百步,俗稱「郫筒酒」。 唐 杜甫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之一:「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沽。」 仇兆鰲 註:「《成都記》: 成都府 西五十里,因水標名曰 郫縣 ,以竹筒盛美酒,號為郫筒。《華陽風俗録》: 郫縣 有 郫筒池 ,池旁有大竹, 郫 人刳其節,傾春釀於筒,苞以藕絲,蔽以蕉葉,信宿香達於竹外,然後斷之以獻,俗號郫筒酒。」一本作「 郫筒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寄雁盪山圖》:「所恨 蜀山 君未見,他年攜手醉郫筒。」 清 唐孫華 《送王誦侯之官成都》詩:「或言 錦城 天下樂,郫筒美酒丙穴魚。」

草堂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方守敦名句,聞范之倉卒去皖,悵然寄詩二章,即次范之九日宴集詩韻·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書札徒增縞紵集,郫筒遽冷草堂杯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