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千尺雪歌》
全文:
問雪有聲聲亦有,矮屋疏籬篩風后。
無過騷屑送寒音,那似淋浪喧戶牖。
何來晴晝飛玉花,玉花中有聲交加。
人間絲竹比不得,似鼓雲和之瑟湘靈家。
雪落千尺亦其素,乃中宮商勝韶頀。
導之則來詎巧營,即之則虛堪靜悟。
跳波噴沫紛潺湲,赴壑一瀉無復還。
借問盈科放溟海,奚如止坎淳蒼灣。
疊石開軒致瀟灑,雪色檐端雪聲下。
秋水之中有六鰲,豈必學彼任公釣竿把。
陡憶春月臨勾吳,寒山疏剔傳凡夫。
聽雪信美未可雲久駐,今來不假人力而得突過之仙區。
於焉棄虎跑之石泉,卻惠山之竹壚。
謝南國之虛聲,守北地之故吾。
清風明月,蒼山碧湖。
雖曠古而無聞,欣始遇之迥殊。
參考注釋
借問
敬辭,用於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借問酒家何處有?
盈科
(1).水充滿坑坎。《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趙岐 註:“盈,滿;科,坎。” 唐 劉禹錫 《劉氏集略說》:“五達之井,百汲而盈科,未必涼而甘,所處之勢然也。”
(2).喻打下堅實基礎。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
溟海
(1).神話傳說中的海名。《列子·湯問》:“終北之北有 溟海 者,天池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登 玄圃 者,悟丘阜之卑;浮 溟海 者,識池沼之褊。”
(2).大海。 漢 袁康 《越絕書·內傳陳成恆》:“ 越王 句踐 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內不自量,與 吳 人戰,軍敗身辱,遺先人恥,遯逃出走,上棲 會稽山 ,下守溟海,唯魚鱉是見。’” 唐 高適 《同群公出獵海上》詩:“層陰漲溟海,殺氣窮幽都。” 清 顧炎武 《天津》詩:“內以輔神京,外徹溟海際。”
(3).指沙漠。 唐 崔湜 《塞垣行》:“疾風卷溟海,萬里揚砂礫。”
奚如
如何,怎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寡人使 平陽君 為媾於 秦 , 秦 已內 鄭朱 矣,卿以為奚如?” 漢 王充 《論衡·用雩》:“ 魯繆公 之時歲旱, 繆公 問 縣子 :‘天旱不雨,寡人慾暴巫奚如?’”
乾隆名句,千尺雪歌名句
名句推薦
露蛩猶自可,最苦是鳴蛙
馬一浮《夜聲》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