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學曾的《游西樵山》
全文:
高秋結侶泛孤航,遙陟西樵共采芳。
萬仞丹梯雲竇杳,千山紅葉澗聲長。
凌霄老桂香初靄,待月天池夜未央。
晨爽杖藜尋幻跡,朝暉倒影聚仙房。
瑤台怪石峋嶙見,丹嶠叢霞縹緲光。
岩列九龍棲燕雀,天開雲谷蔭松篁。
玉崖瀑落珠簾璨,石室雲生古木蒼。
灶冷久湮仙子舄,砌陰空隱薜蘿床。
振衣攀躡大科頂,把酒逍遙見日旁。
奏技能令天一笑,憑虛何異鶴孤翔。
層巒疊巘如群垤,赤縣神州布八荒。
錯落錦岩煙淡盪,崚嶒虹洞翠飛揚。
雲泉不減風雷壯,曲沼頻傳主客觴。
孤劍插天凌日月,石橋流水奏笙簧。
坐來頓覺塵心靜,歌罷寧知舞態狂。
興盡不妨歸棹促,出山聊賦遠遊章。
參考注釋
技能
指掌握並能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
天一
(1).謂與天合而為一。《莊子·大宗師》:“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註:“安於推移而與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與天為一也。”
(2).星名。《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若見若不,曰陰德,或曰天一。” 張守節 正義:“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戰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則陰陽和,萬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晉書·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戰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記·封禪書》:“其後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馬貞 索隱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極神 之別名。”
(4).太歲的別名。《廣雅·釋天》:“天一……太歲也。”參閱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太歲考上》“論太歲之名有六名異而實同”。
憑虛
(1).指 憑虛公子 。 晉 潘岳 《西征賦》:“指西賓所以言於東主, 安處 所以聽於 憑虛 也。”
(2).虛構。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 宋玉 《高唐賦》雲夢神女於 陽臺 。夫言並文章,句結音韻,以茲敘事,足驗憑虛。”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逸文一》:“ 溫 以為憑虛,殊不介意。” 劉師培 《文說·記事篇》:“後世文人,飾詞矯説,或尊己而卑人,或援古以證今,事每憑虛,詞多烏有。”
(3).凌空。 南朝 梁 袁昂 《古今書評》:“ 張伯英 書如 漢武帝 愛道,憑虛欲仙。” 宋 張孝祥 《菩薩蠻·登浮玉亭》詞:“微風吹笑語,白日魚龍舞。此意忽翩翩,憑虛吾欲仙。”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賦鶴》:“呀!這道士憑虛而去,莫非就是飛鳴過舟之鶴乎?” 清 李漁 《蜃中樓·幻因》:“有龍宮二女,蜃閣憑虛。”
(4).無所依靠。 宋 葉適 《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若募彼人響導,挾異國濟師……憑虛蹈空,過為指料,將有臨危失據之憂矣。此所謂決天下於一擲者也。”
猶言凌空。 元 陸文圭 《減字木蘭花慢·滕王閣》詞:“聽佩玉鏘鳴,驂鸞小住,高閣憑虛。”
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毛澤*東 《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
鶴孤
謂孤寂。鶴性孤高,故稱。 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見寄》:“細看落墨皆松瘦,想見掀髯正鶴孤。” 金 元好問 《病中》詩:“風柳留蟬蛻,霜松映鶴孤。”
王學曾名句,游西樵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