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才百里未前到,僕役寧當嘆遠征

乾隆過秋瀾村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過秋瀾村》

全文:
小憩村齋不駐宿,輕輿驅進為兼程。
一年悠矣長懸望,五內縈哉甚迫情。
春氣融融時作暖,山雲片片忽韜晴。
路才百里未前到,僕役寧當嘆遠征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僕役

僕人

寧當

難道;豈可。《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七歲讀《論語》,志在書傳,母常非之,曰:‘當習女工,今不是務,寧當學博士邪!’”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民間君子,猶內不負心,外不愧影,上不欺天,下不食言,豈況古之真人,寧當虛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誑誤將來,何所索乎!” 宋 范成大 《秋芸有春綠》詩:“清霜早晚至,何草不能黃?寧當念衰落,政爾事容光。”

遠征

(1) 征伐遠方國家與地區

(2) 行走遠路

乾隆名句,過秋瀾村名句

詩詞推薦

  • 學館閒題

    宋伯仁宋代〕據見定時俱是足,苦思量處便成痴。請君打退閒煩惱,啜粥烹花細和詩。
    路才百里未前到,僕役寧當嘆遠征 詩詞名句
  • 鼓腹謠謝許令

    鄧肅宋代〕東坡不戀二千石,卻羨黃州芋徑尺。一飽何妨作許難,千古光茫貫白日。我生不暇哭窮途,入戶青錢轉手空。肉食
  • 心鏡齋有會

    乾隆清代〕心鏡原因臨水名,偶臨卻會有難易。豈非以水喻乎心,而其鏡也實殊致。水之鏡也應物來,心之鏡也有已意。應物
  • 高興歌酒賦二十一首·其十五

    敦煌曲子唐代〕暖淳淳。本無骨。咽入喉中聲嗗嗗。
  • 謁金門

    張履信宋代〕春睡起。小閣明窗兒底。簾外雨聲花積水。薄寒猶在里。欲起還慵未起。好是孤眠滋味。一曲廣陵應忘記。起來調
    路才百里未前到,僕役寧當嘆遠征 詩詞名句
  • 用王龜齡韻題五柳堂

    吳芾宋代〕久矣期堂廢,重興賴有公。雙溪修故事,五柳振遺風。頓覺煙光好,端由氣味同。莫言官獨冷,長在綠陰中。
    路才百里未前到,僕役寧當嘆遠征 詩詞名句
  • 簇御林

    李景雲 崔時佩明代〕簾垂下戶已扃。顫巍巍花弄影。落紅如雨埋芳徑。燈兒又不明。夢兒又不成。房兒中寂寞衾兒冷。淅零零。風兒透
  • 暮春

    陳德永元代〕山館青春老,溪扉白露斜。微風起新絮,小雨落余花。蜜滿蜂登課,泥香燕作家。物情猶好在,人事益紛拏。
  • 贈新中郭四翁

    艾性夫宋代〕幾人到得白頭翁,生老疴沉是始終。濁穢腥羶除壽算,慳貪嫉妒轉昏蒙。有憎有愛難超世,無慾無情定脫空。幸有
  • 寄陸高士

    王冕元代〕山 * 士久不見,無奈秋天風雨何。疇昔燒丹曾化鶴,近來書字不因鵝。黃花開到東籬下,白日何妨拄杖過。更約
    路才百里未前到,僕役寧當嘆遠征 詩詞名句
路才百里未前到,僕役寧當嘆遠征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