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清遠的《標指六偈(並敘)·語默》
全文:
至道非言,言亦可傳。
可傳何也,應物而宣。
言雖應物,物自無物。
無物之言,言音自沒。
絕言之語,妙應還普。
道非晦明,語默同取。
舉復誰唱,物物虛曠。
鹹通大千,遍乎塵想。
品類非一,同言異出。
圓音落落,凡聖俱適。
千品萬類,薰含種智。
故此一門,稱無量義。
山河宣演,草木揚音。
長說無間,所謂甚深。
深兮甚淺,不動情見。
最省工夫,凡夫不薦。
不薦最親,妙義敷陳。
歡言即笑,恚怒即嗔。
嗔為金剛,喜為迦葉。
華藏毗盧,心心相接。
接兮可見,莫看背面。
無字密言,從茲出現。
現復誰論,非用耳聞。
六根共戶,妙偈星分。
森羅經文,不出一塵。
非舌非辯,雷轉電奔。
展之在手,何法不有。
縱橫三界,無一滲漏。
時人不信,執言說病。
依倚前塵,以為決定。
決定是心,決定是塵。
心塵所使,非自由人。
諸聖苦口,隨愚過咎。
巧說多詞,強為分剖。
法無言說,汝須善別。
舍離語言,生死自絕。
凡夫聞此,無說過咎。
取彼無言,冥然長久。
端坐暗獄,以心相續。
背卻語言,猶如土木。
舍有之無,落在邪途。
有無俱病,二病俱祛。
祛復何去,不離當處。
當處不生,語默相取。
取兮不知,是東是西。
說即不說,不疑即疑。
故稱佛子,了事凡夫。
是何凡夫,問取李胡。
參考注釋
冥然
(1).恍惚不可捉摸貌。《淮南子·道應訓》:“冥然忽然,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
(2).玄默貌。 晉 殷仲堪 《天聖論》:“天者為萬物之根本,冥然而不言,百姓生而不用其功,萬物成而不疲其勞。” 唐 白居易 《題贈定光上人》詩:“安得遺耳目,冥然反天真。” 明 李贄 《答耿司寇》:“ 柳老 平生正坐,冥然寂然,不以介懷,故不長進。”
(3).昏迷貌。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凌華》:“命酒與對酌別,飲數盃,冥然無所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貨郎》:“ 二 冥然而僵。既曉,第主出,見人死門外,大駭。”
(4).愚昧無知貌。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最古之民,冥然罔覺,偏隅為固,八風不通。”
(5).猶盲然。 元 何中 《送喻秀才序》:“冥然而趨,不知其九折之坂與其四達之衢歟。”
長久
時間延續很長
不是長久之計
釋清遠名句,標指六偈(並敘)·語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