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盧襄的《初薰堂紅梅·其三》
全文:
自憐多病繡衣客,百年未半鬢先白。
長鞭短帽飽霜露,田園將蕪身未索。
何日背琴攜瘦筇,鳴弦堂上迎薰風。
梅香已斷葉初暗,滿枝著子雙頰紅。
寄聲釢子可留意,為我沿溪撐短篷。
參考注釋
寄聲
托人傳話。《漢書·趙廣漢傳》:“ 界上 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 晉 陶潛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詩:“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 党項羌 掠 回鶻 貢物, 遵誨 寄聲誚讓之, 羌 懼,即遣使謝,歸其所掠。”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卷三:“屢託人寄聲邀予,因事冗未往。”
留意
留心;注意
人們都期待學校去留意我們今天生活中的任何一種弊病
為我
戰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說。《孟子·盡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短篷
有篷的小船
盧襄名句,初薰堂紅梅·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