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宋硯》
全文:
物殊顯晦各有時,晦藏顯出誰使其。
穆然宋硯古色披,猶是老坑出端溪。
蘭亭圖畫前序詞,精鐫四面筆法奇。
宣和紹興璽識遺,後有米芾小印施。
或即顛翁手所為,山莊散置今見之。
是誠寶也逾珣琪,康熙舊冊還可稽。
綈幾曾用供臨池,弗愛彝鼎惟愛斯。
崇文並與示儉垂,生敬生愧心自知。
參考注釋
幾曾
何曾;何嘗
在他重病期間,我幾曾安睡過一夜
臨池
《晉書·衛恆傳》:“ 漢 興而有草書…… 弘農 張伯英 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後因以“臨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 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名臣通畫學》:“前代名臣能臨池者多矣,鮮有以畫名者。”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黃忠端書孝經卷》:“夫人善臨池,代公作行草,幾奪真。” 呂叔湘 《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書法一項,確是一種藝術。但是這是要有寫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臨池的工夫,才會有成就的。”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日記抄得很工整,字型遒勁,也可作臨池之用。”
彝鼎
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罍等禮器。《禮記·祭統》:“對揚以辟之,勤大命,施於烝彝鼎。” 鄭玄 註:“彝,尊也。” 宋 歐陽修 《相州晝錦堂記》:“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易安居士事輯》:“每穫一書,即校勘整集籤題。得畫書彝鼎,摩玩舒捲,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八章六:“其風格的壯遒古雅,大類綠銹重重的三代的彝鼎,令人一見便油然生崇敬心。”
乾隆名句,題宋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