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非道人三昧力,此書何以能至此

釋德洪隆上人歸省覲留龍山為予寫起信論作此謝之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隆上人歸省覲留龍山為予寫起信論作此謝之》

全文:
芙蓉阿隆耽兩耳,急性天然緩如葦。
懷親徑歸不肯留,少留龍山今月矣。
新交未數故人稀,睡足明窗臨棐幾。
管城落帽為微笑,便覺金光走龍尾。
試校鵝經拂硬黃,傳此寶書千餘紙。
紙光葉葉揭筠膜,字工戢戢行凍蟻。
勝公昔讀龍宮文,百本妙談此其髓。
流落人間今幾年,此去西天十萬里。
我寄閒房古寺中,閬風著氈自當止。
自非道人三昧力,此書何以能至此
炷香一讀萬緣空,海印發光初按指。
願君垢盡雞出燖,亦於此法信根起。
生生要續無盡燈,照了無明痴種子。

釋德洪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自非

(1).倘若不是。《左傳·成公十六年》:“唯聖人能外內無憂;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漢書·董仲舒傳》:“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彊勉而已矣。”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自非 王子晉 ,誰能常美好?”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自非有為而為,則文不妄作。”

(2).自覺其非。 唐 韓愈 《復志賦》:“欲奔走以及事兮,顧初心而自非。”

道人

(1)

(2)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3) 稱道教徒為道人

(4) 和尚的舊稱

三昧

佛教用語,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真諦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陸游《示子過》

深得其中三昧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至此

(1) 到此

你領著他們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時

至此,共有五十個人報名

(3) 達到這種情形

事情緣何至此?

釋德洪名句,隆上人歸省覲留龍山為予寫起信論作此謝之名句

詩詞推薦

自非道人三昧力,此書何以能至此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