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雲龍的《和鄧玄度少參歸興十首·其七》
全文:
幽期復何在,竹下與花邊。
攜鶴坐芳草,呼童種秫田。
門多問字客,篋有賣文錢。
莫漫論芳軌,風流是昔賢。
參考注釋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秫田
種稙黏粟之田。 宋 方岳 《次韻田園居》:“帶郭林塘儘可居,秫田雖少不如歸。” 元 方瀾 《淵明》詩:“尚不歸蓮社,誰能愛秫田?” 明 高啟 《題朱澤*民荊南舊業圖》詩:“秫田半頃連芋區,茅屋三間倚蘿薜。”
李雲龍名句,和鄧玄度少參歸興十首·其七名句
名句推薦
雲間鸑鷟人見見,天上麒麟地上行
鄭暉老《賀鄭簿生孫》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