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春日胡南征林公毅過飲和公毅韻》
全文:
南中氣暖春常早,正月山城已綻梅。
燈市乍殘鶯欲懶,花朝才到雨頻來。
葷辛久儗持齋斷,蓬藋何緣為客開。
狂興莫愁瓶易罄,況逢鄰送助餘杯。
參考注釋
葷辛
指有辛辣氣味的蔬菜。如:蔥、蒜、韭、薤等。《儀禮·士相見禮》“膳葷” 漢 鄭玄 註:“膳葷,謂食之葷辛物,蔥薤之屬。”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葉法善》:“﹝ 葉法善 ﹞性淳和潔白,不茹葷辛,常獨處幽室。”《宋史·孝義傳·顧忻》:“ 顧忻 , 泰州 泰興 人。十歲喪父,以母病,葷辛不入口者十載。”
持齋
遵行戒律不茹葷食。佛教原謂過午不食,後多指素食。《梁書·文學傳下·劉杳》:“自居母憂,便長斷腥羶,持齋蔬食。” 唐 白居易 《齋戒滿夜戲招夢得》詩:“紗籠燈下道場前,白日持齋夜半禪。”《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 桂遷 罄囊所有,造佛堂三間,朝夕佞佛持齋,養三犬於佛堂之內。”《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列公,這念佛持齋兩樁事,不但為儒家所不道,並且與佛門毫不相干。”
蓬藋
(1).蓬草和藋草。泛指草叢;草莽。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披東郊之寥廓,入蓬藋之荒茫。”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初夏遊楞伽精舍次韻》:“伊余採樵者,蓬藋方索寞。” 清 唐孫華 《冬日書懷》詩:“思欲逃蓬藋,棲彼林谷幽。”
(2).指代草舍,貧者所居。 宋 陸游 《老馬》詩:“馬固忘華廄,士亦安蓬藋。” 元 王禎 《農書》卷一:“﹝農者﹞飯麄糲,居蓬藋。” 清 錢謙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我困蓬藋,黨禍未了。”
何緣
怎么;為什麼。《晉書·桓沖傳》:“ 沖 性儉素,而謙虛愛士。嘗浴後,其妻送以新衣, 沖 大怒,促令持去。其妻復送之,而謂曰:‘衣不經新,何緣得故!’ 沖 笑而服之。”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不然,則 山 東之盜, 二世 何緣不覺? 南詔 之敗, 明皇 何緣不知?” 章炳麟 《文學總略》:“必以儷辭為文,何緣《十翼》不能一致,豈波瀾既盡,有所謝短乎?”
李之世名句,春日胡南征林公毅過飲和公毅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