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淵的《鄰有張生者病革勢不可救忽夢醫人鄧舜臣言萬病圓如說服之遂安感而作詩》
全文:
醫王脫超如蛻蟬,幻身變滅成飛煙。
百年薪盡火猶傳,直驅神馬窮青天。
自從和扁不少延,冀北萬疋今蕭然。
挾方儲藥人摩肩,閒花野卉紛爭妍。
昨夢宵蝶正蹁躚,忽忽神遇高人前。
舊交量見意終圓,相顧眼笑如忘年。
因言癘疫興哀憐,語我妙藥醒沉綿。
唯有岐婆世所賢,此物病極猶能痊。
覺來攬衣視星躔,明月墮落遙山巔。
挑燈草簡便求旃,十粒入手收淮蠙。
平明攻疾才下咽,頓活始信真天全。
先生愛習不忍捐,尚念故國多凡緣。
祇應造物相留連,閔此眾萬劫火煎。
故令丹成猶未仙,妙畀神力司陰權。
世間愚術謀相先,不計性命徒論錢。
誰能如公心不偏,此詩義直何當宣。
付與末俗懲輕悁。
參考注釋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愛習
(1).親近熟習。《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王之愛習公也,不如 公孫奭 ;其智慧型公也,不如 甘茂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潛水》:“夾水上下,皆 賨 民所居。 漢祖 入 關 ,從定 三秦 。其人勇健好歌儛, 高祖 愛習之。”
(2).指親近熟悉的人。《戰國策·魏策二》:“今王之使人入 魏 而不用,則王之使人入 魏 無益也。若用, 魏 必舍所愛習而用所畏惡,此 魏王 之所以不安也。”《宋書·恩倖傳論》:“況 世祖 之泥滯鄙近, 太宗 之拘攣愛習,欲不紛惑牀笫,豈可得哉!”
(3).樂於學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 元帝 在 江 荊 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故國
(1) 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國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國,本國
見故國之旗鼓,感乎生於疇日。——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生活習慣基本上保持故國的一套
(3) 故鄉,家鄉
取醉他鄉客,相逢故國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詩》
(4) 舊都。南宋時指汴京
(5) 指舊地;古戰場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凡緣
(1).猶言一如往常。《荀子·禮論》:“刑餘罪人之喪,不得合族黨,獨屬妻子,棺槨三寸,衣衾三領,不得飾棺,不得晝行,以昏殣,凡緣而往埋之。” 楊倞 註:“凡,常也;緣,因也。言其妻子如常日所服而埋之,不更加絰杖也。”一說為盤繞,不循正路。見 於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荀子禮論》。
(2).舊指佛家、道家、神仙等與世俗的緣分。 唐 牟融 《題道院壁》詩:“若使凡緣終可脫,也應從此度閒身。” 明 陳汝元 《紅蓮債》第一折:“謾説我禪宗戒律素明,爭奈你媚臉兒相迎。我若是不採嬌花忒淺情,怎肯把凡緣銷浄。” 清 褚人穫 《堅瓠四集·垢仙》:“蓋仙混跡人間,一旦厭五濁惡世,蟬蛻而去,豈因時移世換,頓超塵累凡緣乎?” 王魯彥 《聽潮的故事》:“為了要完全隔絕紅塵的凡緣,幾千個出了俗的和尚絕對地拒絕了出家的尼姑在這裡修道,連開店鋪的人也被禁止了帶女眷在這裡居住。”
陳淵名句,鄰有張生者病革勢不可救忽夢醫人鄧舜臣言萬病圓如說服之遂安感而作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