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汝礪的《歸次雄州》
全文:
雁奴到日人初別,燕子來時我亦還。
馳馬直登山絕頂,爭圖先見瓦橋關。
參考注釋
雁奴
亦作“鴈奴”。1.雁群夜宿沙渚時,在周圍專司警戒,遇敵即鳴的雁。 宋 陸游 《古意》詩之二:“寧為雁奴死,不作鶴媒生。” 錢仲聯 校註:“ 曾慥 《類説》卷五四引《玉堂閒話》:‘鴈宿於江湖沙渚中,動計千百。尤者居中,令鴈奴圍而警採捕者。’” 清 金農 《秋雨》詩:“晝分木客吟,夜同鴈奴警。” 陳毅 《感事》詩:“為羣榮雁奴,作倀恥鶴媒。”
(2).泛指雁。 宋 汪元量 《杭州雜和林石田》:“江春蛟妾舞,塞煖雁奴歸。”
子來
謂民心歸附,如子女趨事父母,不召自來,竭誠效忠。《詩·大雅·靈台》:“經始 靈臺 ,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朱熹 集傳:“ 文王 之臺,方其經度營表之際,而庶民已來作之,所以不終日而成也。雖 文王 心恐煩民,戒令勿亟,而民心樂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來也。”《宋書·武帝紀中》:“今 荊 雍 義徒,不召而集,子來之眾,其會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賜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來。” 清 黃本銓 《梟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銀二十萬為辦善後,士民皆踴躍,子來之力必有可觀。”
彭汝礪名句,歸次雄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