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和闐玉負擔圖》
全文:
步擔何嘗畏苦辛,野橋溪水石磷磷。
求師大似叔榮往,千載猶傳玉樣人。
參考注釋
步擔
徒步挑擔。《後漢書·趙孝傳》:“每告歸,常白衣步擔。”《後漢書·杜喬傳》“ 杜喬 字 叔榮 , 河內 林慮 人也” 李賢 注引 晉 司馬彪 《續漢書》:“﹝ 喬 ﹞雖二千石子,常步擔求師。” 清 黃景仁 《雲棲寺》詩:“鐘聲道客出蘭若,步擔一二逢闍梨。”
何嘗
(1) 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嘗”、“哪裡”、“並不是”的意思
我何嘗說過這樣的話?(=我未嘗說過這樣的話)
歷史的教訓人們何嘗忘記?
在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何嘗叫過一聲苦?
(2) 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我何嘗不想去?只是沒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沒工夫)
生物都有新陳代謝,細菌又何嘗不是如此?
苦辛
(1).猶辛苦。勞苦艱辛。《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後漢書·孔奮傳》:“ 奮 力行清絜,為眾人所笑,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 元 羅志仁 《絕句》:“囓雪 蘇郎 受苦辛, 庾公 老作北朝臣。” 清 顧炎武 《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詩:“出營甘旨入奉母,崎嶇州里良苦辛。” 葉聖陶 《未厭集·苦辛》:“男的捨不得女的再擔負母親的苦辛,所以情願把新生的孩子送掉。”
(2).草名。《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九十里,曰 陽華之山 ,其陽多金玉,其陰多青雄黃,其草多藷藇,多苦辛。”一本作“ 苦莘 ”。
水石
(1).指流水與水中之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水石驚瀨,傳響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 宋 蘇軾 《石鐘山記》:“ 酈元 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2).猶泉石。多借指清麗勝景。 唐 李白 《經亂後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忽思 剡溪 去,水石遠清妙。” 五代 齊己 《將之匡岳過尋陽》詩:“此路便堪歸水石,何門更合向塵埃。” 宋 王安石 《同陳伯通錢材翁游山二君有詩因次原韻》:“強策羸驂尋水石,忽驚幽鳥下煙林。” 宋 蘇軾 《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歷》詩:“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磷磷
水中石頭突立的樣子。也用以形容突出的釘頭
釘頭磷磷。——唐· 杜牧《阿房宮賦》
乾隆名句,題和闐玉負擔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