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汪禮約的《獨酌歌》
全文:
雖有西山樂,不能還少年。
雖有平原飲,不如獨酌便。
東皋多收十斛秫,西谷粗營一畝廛。
床頭壓酒聲涓涓,一酌一歌私自憐。
清風白雲長作客,南山北山華滿筵。
無須絲與竹,陶寫自泠然。
參考注釋
無須
不必;用不著
我全知道了,你無須說了
陶寫
謂怡悅情性,消愁解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謝太傅 語 王右軍 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 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欣樂之趣。’” 宋 辛棄疾 《滿江紅·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別》詞:“富貴何時休問,離別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絲竹陶寫耳,急羽且飛觴。” 明 屠隆 《綵毫記·汾陽報恩》:“關河凍,雨雪頻。不知何處醉斜曛,陶寫見天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先生出了題目,要作八股,侄兒先就頭大了;偶然學著對個策,做篇論,那還覺得活潑些;或者做個詞章,也可以陶寫自己的性情。”
泠然
(1).輕妙貌。《莊子·逍遙遊》:“夫 列子 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 註:“泠然,輕妙之貌。” 宋 陳師道 《和和叟第課還自都下》:“青雲直上馬如龍,來往泠然若御風。” 清 趙執信 《彭蠡湖》詩:“泠然乘風游,託身任毫毛。”
(2).寒涼貌;清涼貌。《太平廣記》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李子牟》:“叟乃授之微弄,座客心骨泠然。” 清 秋瑾 《黃海舟中感懷》詩之二:“天風吹面泠然過,十萬煙雲眼底收。”
(3).形容清越激揚的聲音。《晉書·裴楷傳》:“ 綽 子 遐 ,善言玄理,音辭清暢,泠然若琴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異事》:“﹝古鏡﹞今扣之,其聲泠然纖遠。”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之四:“泠然時一鳴,故向人飛舞。”
汪禮約名句,獨酌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