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峭居原文
山居峭倩間,窈窕致幽賞。
十笏較已多,內空而外朗。
因心澄三幡,延眸納萬象。
當前靜觀呈,於何勞來往。
然不能無言,讓室虛以養。
詩詞問答
問:含峭居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含峭居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養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七
參考注釋
山居
(1).居住于山中。《戰國策·韓策一》:“ 韓 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
(2).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貧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尋幾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清 姚鼐 《登泰山道里記序》:“比有 岱宗 之游,過訪 聶君 山居,迺索其書讀之。”
窈窕
(1) 文靜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詩·周南·關雎》
窈窕世無雙。——《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艷城郭。
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後漢書·曹世叔妻傳》
(2) 幽深的
窈窕以尋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外朗
謂聰明外露。《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彧 ﹞叔父 爽 ,司空” 裴松之 注引 晉 皇甫謐 《逸士傳》:“或問 許子將 , 靖 與 爽 孰賢? 子將 曰:‘二人皆玉也, 慈明 外朗, 叔慈 內潤。’”《南齊書·衡陽王道度傳》:“ 宣帝 問二兒學業。 次宗 答曰:‘其兄外朗,其弟內潤,皆良璞也。’”
因心
謂親善仁愛之心。《詩·大雅·皇矣》:“維此 王季 ,因心則友。” 毛 傳:“因,親也。” 陳奐 傳疏:“因訓親,親心即仁心。”《舊唐書·孝友傳序》:“善於兄弟,必能因心廣濟。” 宋 岳珂 《桯史·南陵疏文》:“因心薦嚴,雖前無此比,亦不失臣子盡誠之誼。”
三幡
道家謂色、空、觀三者最易搖盪人心,故以三幡為喻。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 清 姚鼐 《九月八日謁明孝陵遊覽靈谷寺晤其方丈僧祇園》詩:“寘彼萬古懷,企此三幡通。”
萬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羅萬象
當前
目前;現在
人的職責就在於完成當前的任務
靜觀
冷靜地分析觀察
冷眼靜觀
於何
(1).為何;如何。《詩·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於何不臧?” 唐 王季友 《滑中贈崔士瑾》詩:“十年前見君,甲子過我壽;於何今相逢,華髮在我後?”
(2).什麼。於,助詞。 漢 張衡 《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 晉 左思 《蜀都賦》:“異類眾伙,於何不育!”
如何。《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 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一:“ 何氏 之從學,蘭蕙已滿畹。於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
來往
(1) 來和去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3) 聯繫、交往或接觸——用於人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4) 左右;上下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明年此際應東去,藤轎逐征鞍楊 * 《少年游》
- 鞏樹迷凶仗,周原掩壽宮楊億《明德皇太后輓歌詞五首》
- 一作宋之問詩南國無霜霰,連年對物華
- 誰與隱峰居士說,曾參一句是同門
- 莫學江淹擬惠休,碧雲才調已難酬錢易《覽越僧詩集有寄》
- 筆端花,胸中錦,兩消殘
- 肩輿走泥塗,僕夫愁險艱李呂《喜入杉嶺》
- 誰道速,不佛之處不得住,無佛之處一時足釋印肅《偈頌十四首》
- 石上生孤藤,弱蔓依石長
- 風濤悍怒魚龍宮,瀕流壓以青蓮宇王炎《宿 * 二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