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言縱目搜吟客,莫認琅邪岩畔途

乾隆隆福寺行宮六景·其六·翼然亭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隆福寺行宮六景·其六·翼然亭》

全文:
峰有飛來亭豈無,天然踞此不南圖。
藉松為幄陰偏秀,倚石成章興迥殊。
茶鼎煙飛雲半野,棋枰聲雜瀑千珠。
寄言縱目搜吟客,莫認琅邪岩畔途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寄言

(1).猶寄語、帶信。《楚辭·九章·思美人》:“願寄言於浮雲兮,遇 豐隆 而不將。” 唐 元稹 《遣興》詩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東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詩:“寄言行雨兒,莫下山頭去。”

(2).謂把某種思想感情寄托在詩文之中。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序:“是故復之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宋書·謝靈運傳論》:“自 建武 暨乎 義熙 ,歷載將百,雖綴響聯辭,波屬雲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耳。”

縱目

極目遠望,盡目力

縱目四望

吟客

詩人。 唐 鄭谷 《寄獻狄右丞》詩:“身為醉客思吟客,官自中丞拜右丞。” 南唐 李建勛 《新竹》詩:“懶嫌吟客倚,甘畏夏蟲傷。” 宋 翁卷 《留別吳中諸士友》詩:“況復多吟客,令人懶欲還。” 郁達夫 《過漕浦天忽放晴》詩:“彼蒼似亦憐吟客,開放南天半角晴。”

琅邪

亦作“ 琅琊 ”。亦作“瑯琊”。 1.山名。在今 山東省 諸城縣 東南海濱。《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觀於 轉附 朝儛 ,遵海而南,放於 琅邪 。”《史記·秦始皇本紀》:“南登 琅邪 ,大樂之,留三月。”

(2)山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 西晉 伐 吳 , 琅邪王 司馬伷 曾率兵駐此,因名。 宋 歐陽修 《醉翁亭記》:“環 滁 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邪 也。” 清 黃景仁 《曉過滁州》詩:“最高知 瑯琊 ,翠色披滿襟。”

(3)指 秦始皇 時於 琅玡山 上所建之 琅邪台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東陼鉅海,南有 琅邪 。”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 琅邪 ,臺名也,在 渤海 間。”

(4)指 秦 琅琊 刻石。 金松岑 《文學觀》:“碑之《泰山》、《之罘》、《琅琊》、《會稽》;詞賦之《連珠》、《七發》是也。”

乾隆名句,隆福寺行宮六景·其六·翼然亭名句

詩詞推薦

  • 張耒宋代〕永豐坊里舊腰支,曾見青青初種時。看盡道邊離別恨,爭教風絮不狂飛。
  • 細雨

    乾隆清代〕如絲細雨織空稠,實穎欣知麥有秋。喜近寧能獨忘遠,一時懸念到瀛洲。
  • 簡瑄上人

    裘萬頃宋代〕千里歸來覓故林,朱弦雖在少知音。青風玉幾山前路,忍負平生一片心。
  • 初秋感事三首

    劉克莊宋代〕跌盪當年賦兩京,晚拋筆硯事春耕。達空函啟已心懶,讀夾注書猶眼明。金匱舊聞虛論次,香奩少作悔流行。而今
  • 杜侍御送貢物戲贈

    張謂唐代〕銅柱朱崖道路難,伏波橫海舊登壇。越人自貢珊瑚樹,漢使何勞獬豸冠。疲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由來
  • 張轉運席上

    宋祁宋代〕偃藩多式宴,佳雪屢飄霙。意感年將盡,歡容酒剩行。伊公調鼎樂,羊祜衣裘輕。況屬輶軒暇,須容心賞並。
  • 和門下相公從駕視學

    范祖禹宋代〕堯天雲汰炳文章,親學嚴師款上庠。萬乘及門先降輦,諸生望日儼成行。三雍盛典遵前訓,千古元龜鑑逸王。儒服
  • 郡中西齋

    韋應物唐代〕似與塵境絕,蕭條齋舍秋。寒花獨經雨,山禽時到州。清觴養真氣,玉書示道流。豈將符守戀,幸已棲心幽。
    寄言縱目搜吟客,莫認琅邪岩畔途 詩詞名句
  • 羽氣

    俞桂宋代〕羽氣於詩卻未除,盡教人笑治生疎。功夫若到[窮吟地,雖是居貧富不如。
    寄言縱目搜吟客,莫認琅邪岩畔途 詩詞名句
  • 夜客

    趙時韶宋代〕候蟲鳴砌冷蕭蕭,半點殘燈瘵寂寥。桐葉軃秋黃不徹,那堪小雨學芭蕉。
寄言縱目搜吟客,莫認琅邪岩畔途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