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寄王慎中教授》
全文:
高人屏跡匡廬山,不入州府今幾年。
煮葵烹藿日一飯,目光炯炯明星懸。
行脩道富神所憐,絳帳弟子如雲煙。
憶昨秋風宿曾巘,杖藜扣戶君未眠。
階松影月不到席,耿耿唯有青燈然。
高談一傾百慮洗,似拂蒿艾披蘭荃。
清詩落筆有餘地,頃刻百紙珠璣聯。
錦囊別後有新句,勿惜東使聊相傳。
參考注釋
高談
亦作“ 高譚 ”。1.侃侃而談,大發議論。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接識》:“是故多陳處直,則以為見美,靜聽不言,則以為虛空,抗為高談,則為不遜。” 北周 庾信 《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高譚變白馬,雄辯塞 飛狐 。” 明 許承欽 《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詩:“蟹羹魚炙行日夕,高談話昔情逾敦。” 茅盾 《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談‘男女之大防’的,豈非就是他這班‘社會的棟樑’么?”
(2).不切實際的議論。 晉 葛洪 《抱朴子·官理》:“昔 衞靈 聽聖言而數驚,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
(3).高明的談吐;高尚的言談。 南朝 梁 蕭統 《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高談屬時勝,寡聞終自恧。” 宋 秦觀 《送喬希聖》詩:“杖藜對客騁高談,自覺胸襟輩 堯 禹 。”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高譚羣兒驚,健筆小儒怍。”
百慮
各種思慮;許多想法。《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乃百慮之筌蹄,萬事之權衡也。” 唐 杜甫 《西閣夜》詩:“時危關百慮,盜賊爾猶存。” 明 劉基 《永康胡元鼎白雲樓》詩:“昔時望雲煎百慮,今日看雲美無度。” 清 吳嘉紀 《秋日懷孫八豹人》詩之六:“衰年纏百慮,我輩豈長存。”
蒿艾
(1).即艾蒿。一種野生的草。泛指野草。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棘。”《南史·恩倖傳·紀僧真》:“ 僧真 夢蒿艾生滿江,驚而白之。” 清 方文 《窮冬六詠·無薪》:“依人斬蒿艾,無處拾柴荊。”
(2).指草野。亦指草野之士。《晉書·皇甫謐傳》:“陛下披榛採蘭,並收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遠。” 唐 韓愈 《南山有高樹行》:“汝落蒿艾間,幾時復能飛。” 章炳麟 《秦獻記》:“其窮而在蒿艾,與外吏無朝籍,爛然有文采論籑者,三川有 成公生 ,與 黃公 同時。”
釋道潛名句,寄王慎中教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