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方守敦的《光炯自浮山來游龍眠,累日大雨,為賦詩遣悶》
全文:
我往齊山君浮渡,相望百里洞岩多。
大江東去動歸興,舊約龍眠促嘯歌。
風雨忽來吁可怪,天河欲挽鬢皆皤。
吾儕離世能高蹈,早晚青冥與盪磨。
參考注釋
山君
(1).老虎。舊以虎為山獸之長,故稱。《說文·虎部》:“虎,山獸之君。”《駢雅·釋獸》:“山君,虎也。” 清 黃景仁 《圈虎行》:“何物市上游手兒,役使山君作兒戲。”
(2).山神。《史記·孝武本紀》:“ 泰一 、 皋山 山君 、 地長 用牛。” 張守節 正義:“三並神名。” 宋 蘇軾 《宸奎閣碑銘》:“咨爾東南,山君海王,時節來朝,以謹其藏。” 元 袁桷 《題李廷弼歸安去思碑》詩:“山君水神各有職,樂意禽魚兩相得。” 明 張羽 《送呂道士》詩:“山君驅虎去,童子報丹成。”
相望
互相對望
雕欄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學洢·核舟記》
鄰國相望。——《史記·貨殖列傳》
死者相望。——《資治通鑑·唐紀》
東西相望。——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方守敦名句,光炯自浮山來游龍眠,累日大雨,為賦詩遣悶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