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祁順的《尚書胡公哀輓》
全文:
造化鍾英秀,邦家得俊良。
才猷超賈董,治具際虞唐。
馳騖詩書府,嬉遊翰墨場。
策名留雁塔,通籍列鵷行。
獻納禆時政,褒遷沐寵光。
貳卿推陸佃,考士仰歐陽。
位與名俱進,身由道益彰。
襟懷春可挹,器度海難量。
拜命持雙節,巡行遍四方。
民風歸采察,山水任徜徉。
足跡幾千里,年華十七霜。
歸朝承眷顧,拾級上岩廊。
調護親儲副,師資重國庠。
秩宗兼版使,霄漢應文昌。
政務勞參訂,謀謨賴贊襄。
星辰隨步履,雨露散天香。
錦誥榮三代,奎星聚一堂。
麟袍紆玉帶,鳥篆刻銀章。
特進三孤秩,還持八座囊。
九重偏倚注,七紀尚康強。
任重商伊尹,知休漢子房。
優容誰得似,錫賚更非常。
泉石雙吟屐,煙波一畫航。
耄年黃髮老,仙夢白雲鄉。
天上騎箕尾,人間失棟樑。
哀榮昭異數,恩澤及諸郎。
生死應無憾,勛名總不忘。
碑文新最跡,竹帛永流芳。
願識嗟何及,追思倍衋傷。
毗陵江上路,雲水共蒼茫。
參考注釋
策名
(1).「策名委質」之省。《後漢書·蔡邕傳》:「吾策名 漢 室,死歸其正。」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繇韓幼深》詩:「種田不遇歲,策名不遭時。」 明 張煌言 《答唐枚臣書》:「某生也晚,不及見盛 明 之典型,始策名而輒遭國難,故署名削牘之儀,益為闕焉。」《花月痕》第一回:「上既不能策名於朝,下又不獲力於家。」參見「 策名委質 」。
(2).謂科試及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夢》:「 鍾輻 , 虔州 南康 人也,始建山齋為習業之所,因手植一松於庭際,俄夢朱衣吏白云:『松圍三尺,子當及第。』 輻 惡之。爾來三十餘年, 輻 方策名,使人驗之,松圍果三尺矣。」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平日春闈較才藝,策名屢獲科甲。」
(3).謂報名參加科舉考試。 唐 白行簡 《李娃傳》:「二歲而業大就,海內文籍,莫不該覽,生謂 娃 曰:『可策名試藝矣。』 娃 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戰。』」
雁塔
(1).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有比丘經行,忽見羣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薩埵宜知是時。』言聲未絶,一雁退飛,當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見已,具白眾僧,聞者悲感,鹹相謂曰:『 如來 設法,導誘隨機,我等守愚,遵行漸教……此雁垂誡,誠為明導,宜旌厚德,傳記終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遺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後因指佛塔。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慧寺碑》:「銀龕佛影,遙承雁塔之花。」一本作「鴈塔」。 唐 元稹 《大雲寺二十韻》:「鶴林縈古道,雁塔沒歸雲。」一本作「鴈塔」。 明 楊珽 《龍膏記·成隙》:「聽寶磬聲傳九衢,看雁塔影掛清溪。」
(2).塔名。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亦稱 大雁塔 。系 唐高宗 為追薦其母而建。今為七層。 唐 代新進士常題名於此。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雁塔》:「塔乃 鹹陽 慈恩寺 西浮圖院也。沙門 玄奘 先起五層。 永徽 中, 武后 與王公捨錢重加營造,至七層,四周有纏腰。 唐 新進士同榜,題名塔上,有行次之列。 唐 韋 、 杜 、 裴 、 柳 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後常用為中式高舉之典實。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張耀卿補掾中台》詩:「關心 雁塔 功名晚,試手烏臺歲月忙。」 明 楊珽 《龍膏記·脫難》:「登紫閣題名 雁塔 ,從今後新風月緊趁逐,舊相思都畢罷。」 清 趙翼 《贈三元錢湘舲》詩:「設令國家更有別科目,不知又領幾次 雁塔 名。」參見「 大雁塔 」、「 雁塔題名 」。
通籍
做官。“籍”是二尺長的竹片,上寫姓名,年齡,身份等,掛在宮門外,以備出入時查對。“通籍”謂記名於門籍,可以進出宮門。因此後來便稱做官為“通籍”。
通籍後。——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鵷行
指朝官的行列。《梁書·張緬傳》:「殿中郎缺。 高祖 謂 徐勉 曰:『此曹舊用文學,且居鵷行之首,宜詳擇其人。』」 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詩:「鳳闕分班立,鵷行竦劍趨。」 清 唐孫華 《壽陸次公別駕》詩之二:「朝衫久卸別鵷行,陸展猶然髩未蒼。」
祁順名句,尚書胡公哀輓名句
名句推薦
一彎月子梨花上,冷浸香雲伴鳥栖
焦文烱《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