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鑒空衡平(五言八韻得公字朝考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隨月軒皇鑄,巡方虞帝同。

呈如銀魄皎,懸共玉樞崇。

平準從繩木,空含出冶銅。

妍媸那先設,輕重應無窮。

形象非留滯,循環靡始終。

旃摩寧底藉,瑤鏤不須工。

是謂具神用,堪因悟大公。

箴言思蘊古,觸目警吾躬。

詩詞問答

問:《賦得鑒空衡平(五言八韻得公字朝考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七

2. 五言八韻得公字朝考題

參考注釋

軒皇

即 黃帝 軒轅氏 。 漢 張衡 《同聲歌》:“眾夫所希見,天老教 軒皇 。” 唐 張說 《聖德頌》:“稽諸瑞典,昔祚 軒皇 ,而今表聖,土德以昌。” 清 魏源 《觀往吟》之一:“君不見, 軒皇 畫井始 遼東 。”參見“ 軒轅 ”。

巡方

(1).指天子出巡四方。《逸周書·糴匡》:“君親巡方,卿參告糴,餘子倅運,開口同食,民不藏糧,曰有匡。”《梁書·武帝紀中》:“狩岳巡方,明王盛軌。”

(2).指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北史·魏紀三·孝文帝》:“己亥,遣侍臣巡方省察,問人疾苦,黜陟守宰。”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台省·御史墨敗》:“而主上處分亦較 世宗 朝加重,蓋巡方不檢,固自取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楊以齋》:“廷議遣 滿洲 大臣巡方,上疏止之。”

平準

(1).古代官府平抑物價的措施。《史記·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踴,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2). 漢 承 秦 制,大司農屬官有平準令丞,掌管平準之事。參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職官四》。

(3).平穩;公平;平衡。《醒世恆言·施潤澤灘闕遇友》:“兩邊檢點,柱腳若不平準的,便把來墊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永年》:“念汝貿販平準,賜予一子。” 李大釗 《馬克思的中國民族革命觀》:“一八三○年以前,中外貿易的平準,還是 中國 方面站在有利的地位。”

(4). 清 末譯經濟學為平準學。 梁啓超 《新史學·史學的界說》:“宗教學也,法律學也,平準學也(即 日 人所謂經濟學),皆與史學有直接之關係。”

繩木

上古時代記事的工具。《隋書·經籍志一》:“書契已傳,繩木棄而不用;史官既立,經籍於是興焉。”參見“ 繩契 ”。

妍媸

同“ 妍蚩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四體妍媸,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宋 蘇軾 《影答形》詩:“妍媸本在君,我豈相媚悅。” 清 趙翼 《鄉試屆期分遣兒孫赴試》詩:“科場得失原靡定,文字妍媸要共觀。” 茅盾 《子夜》八:“他( 馮雲卿 )轉臉仔細看著女兒,似乎把想像中的 劉玉英 和眼前的他的女兒比較妍媸。”

輕重

(1) 重量的大小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這兩隻箱子輕重不一樣

(2) 情況嚴重程度的深淺,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輕重緩急,不能一把抓

(3) 恰當或合適的性質或狀態;適當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說話不知輕重

(4) 意義的大小

輕重固何如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無窮

沒有窮盡;沒有止境

接天蓮葉無窮碧。——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樂亦無窮。——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無窮逸致。——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受享無窮。——清· 黃宗羲《原君》

傳之無窮。

後患無窮

無窮的悔恨

形象

用有效和生動的語言刻畫和描寫的有形或可見的表現

創造英雄形象

留滯

亦作“ 留蹛 ”。1.停留;羈留。《史記·太史公自序》:“是歲天子始建 漢 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 周南 ,不得與從事,故發憤且卒。” 唐 王建 《荊門行》:“壯年留滯尚思家,況復白頭在天涯。”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 道光 丙申,餘留滯 嶺 外者,再閲歲矣。” 冰心 《六一姊》:“ 余媽 還捨不得走……她知道我萬不願再留滯了,只得站起來謝了 六一姊 ,又和四圍的村婦紛紛道別。”

(2).指扣留,強行留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即將該魂驗實放行,毋得勒索留滯。”

(3).擱置;阻塞。《三國志·魏志·高柔傳》:“﹝ 柔 ﹞處法允當,獄無留滯。”《南史·王儉傳》:“令史諮事,賓客滿席, 儉 應接銓序,傍無留滯。” 宋 司馬光 《乞與諸位往來商量公事札子》:“其執政有欲商量公事者……所貴論議詳盡,事無留滯。” 孫中山 《建國方略·國際共同開發實業計畫》:“假使外國銀行先遵正當之途……然後與政府訂契約,則事順易行,豈復有留滯之憂?”

(4).指擱置之事。《北齊書·循吏傳·郎基》:“﹝ 基 ﹞後帶 潁川郡 ,積年留滯,數日之中剖判鹹盡。”

(5).屯積東西;積聚。《史記·平準書》:“日者,大將軍攻 匈奴 ,斬首虜萬九千級,留蹛無所食。” 司馬貞 索隱:“留蹛無所食。墆(蹛)音迭,謂貯也。 韋昭 音滯,謂積也。又按《古今字詁》墆今‘滯’字,則墆與滯同。按,謂富人貯滯積穀,則貧者無所食也。”《後漢書·段熲傳》:“ 匈奴 、種 羌 ,並擅其地,是為癕疽伏疾,留滯脅下,如不加誅,轉就滋大。”

(6).指身處困境。《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年既已過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滯。” 王逸 註:“言年已過五十,而輡軻沉滯,卒無所逢遇也。” 唐 杜甫 《引水》詩:“人生留滯生理難,斗水何直百憂寬。” 宋 司馬光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詩:“知君留滯久,從此欲騰驤。”

(7).指身處困境之人。《漢書·儒林傳序》:“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以治禮掌故以文學禮義為官,遷留滯。” 顏師古 註:“言治禮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學習禮義而為之,又所以遷擢留滯之人。”

循環

以環形、迴路或軌道運行;沿曲折的路線運行;特指運行一周而回到原處

始終

自始至終

會議始終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

可是整整過了四百年,始終沒有人來解救我。——《漁夫的故事》

寧底

見“ 寧許 ”。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神用

(1).神明的作用。《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虛明之絶境,不可窮者,其唯神用者乎!” 劉良 註:“其不可窮究者,其唯神明之用者乎!”《隋書·高祖紀上》:“王受天明命,叡德在躬,救頽運之艱,匡墜地之業……至德合於造化,神用洽於天壤。” 唐 武則天 《唐明堂樂章·外辦將出》:“宏規則天地,神用葉陶鈞。”

(2).精神的功能。《南史·梁哀太子大器傳》:“太子性寬和,兼神用端嶷,在賊中每不屈意。” 唐 盧照鄰 《五悲·悲今日》詩:“詩書禮樂適足衰人之神用,宗族朋友不足駐人之頽年。”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萬回師 , 閿鄉 人也。神用若不足,謂愚而痴,無所知。”

大公

(1).謂以天下為公。 漢 劉向 《說苑·至公》:“古有行大公者,帝 堯 是也……得 舜 而傳之,不私於其子孫也。”

(2).極其公正。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徽宗 嘗對輔臣語及 元祐 、 紹聖 事,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扶偏救弊。” 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吾道貴大公,片言折邪妄。” 鄒韜奮 茅盾 等《我們對於國事的態度和主張》:“深望領導抗戰之領袖與政府,以大勇大公之心,毅然決然,當機立斷。”

即 太公望 ( 呂尚 )。輔佐 武王 滅 商 有功,封於 齊 。《左傳·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 周 室!’” 劉文淇 疏證:“ 太公 ,謂 呂尚 也…… 梁履繩 曰:‘始封之君,子孫尊為太公。《齊世家》: 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 。《田敬仲世家》亦稱 田和 為太公,是也。’”

箴言

(1) 規勸的話

(2) 《聖經·舊約》中的一卷書

觸目

(1) 容易被看到

大平原最為觸目的特點是沒有樹

(2) 目光接觸到

觸目驚心

詩詞推薦

賦得鑒空衡平(五言八韻得公字朝考題)原文_賦得鑒空衡平(五言八韻得公字朝考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