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吳懋謙的《七夕立秋二首·其二》
全文:
仙槎渺渺渡河濱,孤客虔中倍愴神。
星漢清深秋色早,天街寂歷佩聲新。
殊方白雁愁邊鳥,故國紅樓夢裡人。
一葉乍涼時序爽,旅懷無那獨逡巡。
參考注釋
仙槎
亦作“僊槎”。神話中能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竹木筏。典出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舊説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查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郡 訪 嚴君平 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後至 蜀 問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宋 張孝祥 《蝶戀花·送姚主管橫州》詞:“君泛仙槎銀海去。後日相思,地角天涯路。” 明 方孝孺 《萬里圖》詩:“僊槎二月出 龍門 ,萬里春風掉晴雪。”《隨園詩話》卷十二引 清 郭起元 《客中秋思》詩:“銷魂何處盼仙槎?客髩逢秋白更加。”《太平廣記》卷四○五引《洞天集》:“ 嚴遵 仙槎, 唐 置之於 麟德殿 ,長五十餘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蠧。 李德裕 截細枝尺餘,刻為道像,往往飛去復來。 廣明 以來失之,槎亦飛去。” 唐 李适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詩:“若見 君平 須借問,仙槎一去幾時來?” 明 劉基 《怨王孫》詞:“紅塵目迥,河漢應有仙槎待還家。”後亦借稱行人所乘之舟。
渺渺
形容悠遠;久遠
雲海渺渺無際
渡河
通過江河
孤客
(1).單身旅居外地的人。 漢 焦贛 《易林·損》:“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為心作毒。” 南朝 宋 謝靈運 《七里瀨》詩:“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唐 劉禹錫 《秋風引》:“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羣。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宋 曾鞏 《送江任序》:“其施為先後,不待旁諮久察,而與奪損益之幾,已斷於胸中矣。豈累夫孤客遠寓之憂,而以苟且決事哉?”
(2).指失群的個體。 聞一多 《孤雁》詩:“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誰教你拋棄了舊侶。”
愴神
傷心。 宋 陸游 《夜登千峰榭》詩:“危樓插斗山銜月,徙倚長歌一愴神。” 林百舉 《悲憤》詩之十:“眇眇梅孤鶴瘦身,登樓四望獨愴神。”
吳懋謙名句,七夕立秋二首·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