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榘的《賀新涼(次拙逸劉直孺維揚客中賀新涼韻)》
全文:
襟度天為侶。
價平生、放浪江湖,浮雲行住。
倒挽峽流歸筆底,袞袞二並四具。
何尚友、滄波鷗鷺。
藻黻皇猷君能事,況賢書、兩度登天府。
急著手,佐明主。
晴風一舸來瓜步。
剪燈花、樽酒論詩,頓忘羈旅。
逗曉蠻箋傳金縷,一片瑰詞綺語。
甚獨繭、抽成長緒。
當代壑翁文章伯,定不教、彈鋏輕辭去。
留共濟,孤舟渡。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逗曉
破曉,天剛亮。 宋 周邦彥 《鳳來朝·佳人》詞:“逗曉看嬌面。小窗深、弄明未遍。” 宋 趙希鵠 《研屏辨》:“逗曉不辨道路,為一石所礙。”
箋傳
注釋,解說文義。 宋 歐陽修 《讀書》詩:“篇章異句讀,解詁及箋傳。” 宋 葉適 《徐德操<春秋解>序》:“蓋箋傳之學,惟《春秋》為難工。”
金縷
(1).指金縷衣。 三國 魏 曹丕 《營壽陵詔》:“喪亂以來, 漢 氏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雲解有情花解語,窣地繡羅金縷。”
(2).指金絲。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清 陳維崧 《採桑子·為汪蛟門題畫冊》詞之四:“玉樹宮牆,金縷鞋幫,膽怯潛提出洞房。”
(3).金屬製成的穗狀物。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幢號摩尼,旛懸金縷。” 唐 溫庭筠 《定西番》詞:“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艷濃。” 華鍾彥 註:“金鏤,釵穗也。”
(4).曲調《金縷曲》、《金縷衣》的省稱。 唐 羅隱 《金陵思古》詩:“綺筵《金縷》無訊息,一陣征帆過 海門 。”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詞:“舉大白,聽《金縷》。” 明 唐寅 《題桑》詩:“娉婷紅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 清 李漁 《玉搔頭·呼嵩》:“常慮韶光同逝水,《金縷》一日歌千遍。”
(5).指柳條。 唐 戴叔倫 《長亭柳》詩:“雨搓金縷細,煙褭翠絲柔。”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 華鍾彥 註:“金縷,柳條也。”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夏公命將》:“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金縷。”
一片
(1).數量詞。用於平而薄的東西。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 李陵 ﹞令軍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後漢書·周燮等傳序》:“﹝ 閔仲叔 ﹞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 元 張養浩 《游香山》詩:“寶剎千間窮土木,殘碑一片失 遼 金 。”
(2).數量詞。用於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詩:“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樹冥冥不見花。”《蕩寇志》第八六回:“只見 永清 的後面一層人霍地分開,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澤*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 秦皇島 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楊朔 《中國人民的心》:“嶺腳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龍潭池 。”
(3).數量詞。用於呈片狀或連線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銘》:“瑞雪一片,仙童兩人。” 唐 王之渙 《涼州詞》之一:“ 黃河 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宋 陸游 《春日游鏡湖鄉人請賦山陰風物遂作四絕句》之二:“東風忽送笙歌近,一片樓臺泛水來。”
(4).數量詞。用於瀰漫散布的景色、氣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詩:“澗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三:“ 長安 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宋 方岳 《山居》詩:“我愛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遠方的天邊有一片紅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動,那是 南京路 一帶霓虹燈光的照耀。”
(5).數量詞。用於集聚在一起的聲音。 宋 朱淑貞 《元夜》詩之一:“一片笑聲連鼓吹,六街燈火麗昇平。”《水滸傳》第三三回:“ 花榮 一片聲叫道:‘我得何罪?’”《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慌慌張張爬到牆上,踹的那瓦一片山響。” 劉賓雁 《在橋樑工地上》:“水下,破*碎*機加快了鑿岩速度,響聲連成一片。”
(6).數量詞。用於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詞:“一片 宋玉 情懷,十分 衛郎 清瘦。”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則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腸,在這功名之上。”《西遊記》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誠, 雷音 只在眼下。” 顧笑言 《你現在想什麼》十三:“老伴還真沒有辜負了 烏長青 的一片心愿。”
(7).數量詞。用於文字、語言。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義,自做一片文字。”《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 十三妹 聽了 鄧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著勸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麼談吐來。”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二回:“ 樺林霸 隨手研墨蘸筆,鋪開一張大紙,寫了一片字交給 康順風 。”
(8).整片;整體。《陸象山語錄》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渾然一片。”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斂,遇事又斷了,旋起箇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有內外,打不作一片。” 毛澤*東 《堅持艱苦奮鬥,密切聯繫民眾》:“在戰時,要密切聯繫民眾,要官兵打成一片,軍民打成一片。”
瑰詞
亦作“ 瑰辭 ”。亦作“瓌辭”。瑰麗的文辭。 漢 崔瑗 《河間相張平子碑》:“瓌辭麗説,奇技偉藝。” 唐 張九齡 《故襄州刺史靳公遺愛銘》:“倜儻大節,磊落瑰詞。”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陶鎔 屈 宋 入大雅,揮灑日月成瑰詞。” 章炳麟 《與人論文書》:“故有常語盡雅,畢才技以造瑰辭,猶幾不及俗者, 唐 世 顏師古 、 許敬宗 之倫是也。”
綺語
(1).佛教語。涉及閨門、愛*欲等華艷辭藻及一切雜穢語。十善戒中列為四口業之一。 南朝 梁武帝 《答<菩提樹頌>手敕》:“但所言國美,皆非事實,不無綺語過也。”《法苑珠林》卷八八引《成實論》:“雖是實語,以非時故,即名綺語。或是時以隨順衰惱無利益故,或雖利益,以言無本,義理不次,惱心説故,皆名綺語。”
(2).指纖婉言情之辭。 清 李漁 《憐香伴·香詠》:“貧尼少時也學拈毫,自摩頂以來,十年不作綺語了。”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近人為詞,習綺語者,託言 溫 韋 。” 瞿秋白 《餓鄉紀程》四:“或是竟順流忘反,成綺語淫話的爛小說生涯。”
(3).華美的語句。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綺語洗晴雪,嬌辭哢雛鸎。” 宋 蘇軾 《登州海市》詩:“新詩綺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綺語:意義藴藉或新奇,讀之有餘味者。詩歌等文用之,國小教科書選用宜極少。”
張榘名句,賀新涼(次拙逸劉直孺維揚客中賀新涼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