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靈椿一株傳義方,僖儀接武躋金堂

趙善括謝葛守詩軸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善括的《謝葛守詩軸》

全文:
君不見靈椿一株傳義方,僖儀接武躋金堂
又不見老蘇獨步為文主,軾轍聯芳入瓊府。
始知盛德天所親,於門棨戟高拂雲。
又知碩才世所貴,鯉庭詩禮超凡群。
司成蘊蓄何如厚,萬頃淵源海波秀。
劉郎少俊首辱和,揚善推賢宜有後。
司成問學何如深。
六經表里金玉音。
王氏拘孿了無取,雄文杰句由諸心。
廬陵昔歲曾分教,甲子一周夢驚覺。
賢郎賜得銅虎符,今日重遊想前效。
黌堂咳唾遺明珠,翠琰刊成惠陋儒。
請為野史進青瑣,要繼皇朝竇與蘇。

趙善括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趙善括君不見靈椿一株傳義方,僖儀接武躋金堂書法作品欣賞
君不見靈椿一株傳義方,僖儀接武躋金堂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靈椿

(1).古代傳說中的長壽之樹。典出《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唐 韓偓 《小隱》詩:“靈椿朝菌由來事,卻笑 莊生 始欲齊。”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和那瑤草為隣,靈椿共茂,丹桂同芳。” 清 趙翼 《放言》詩:“靈椿壽八千,朝菌及夕萎。”

(2).喻年高德劭的人。 前蜀 張蠙 《投翰林張侍郎》詩:“丹穴雖無凡羽翼,靈椿還向細枝條。” 宋 辛棄疾 《沁園春·壽趙茂嘉郎中》詞:“天教多壽,看到貂蟬七葉孫。君家裡,是幾枝丹桂,幾樹靈椿?”

(3).比喻父親。 五代 馮道 《贈竇十》詩:“ 燕山 竇十郎 ,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明 吳承恩 《賀金秋泉翁媼障詞》:“日近靈椿,接龍光於瑞桂;露溥慈竹,籍鳳采於崇蘭。” 明 汪廷訥 《種玉記·嘉會》:“靈椿雨露應沾澤,使棠棣春風亦並妍。”

義方

行事應該遵守的規範和道理。《逸周書·官人》:“省其居處,觀其義方。”《左傳·隱公三年》:“ 石碏 諫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後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愛子欲教之義方,雕琢切磋,弗納於邪偽。” 宋 岳飛 《辭男雲特轉恩命札子》:“臣男 雲 始就義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五回:“ 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萬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極有義方。”

接武

(1).步履相接。謂小步前進。《禮記·曲禮上》:“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鄭玄 註:“武,跡也。亦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楹鼓逢逢將曙天,諸生接武 杏壇 前。”

(2).步履相接。指舞步相接。《楚辭·大招》:“二八接武,投詩賦只。” 朱熹 集註:“接,連也。武,跡也。”

(3).步履相接。形容人多擁擠。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是以遐覽淵博者,曠代而時有;面墻之徒,比肩而接武也。”《魏書·李諧傳》:“異人相趨於絳闕,鴻生接武於儒館。”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當今朝號得人,國稱多士。 蓬山 之下,良直差肩;芸閣之中,英奇接武。”《金史·崔立傳》:“當時冒進之徒,爭援 劉 齊 故事以冀非分者,比肩接武。”

(4).步履相接。形容親近;接近。 唐 權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並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詩:“外庭時接武,廣陌更連鑣。” 宋 司馬光 《與呂晦叔簡》:“自 晦叔 入都,及得共事,每與僚寀行坐不相離,未嘗得伸悃愊,雖日夕接武,猶隔闊千里也。”

(5).步履相接。前後相接;繼承。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古來辭人,異代接武,莫不參伍以相變,因革以為功。”《新唐書·上官儀傳》:“御史供奉赤墀下,接武夔龍,簉羽鵷鷺,豈 雍州 判佐比乎?” 馬宗霍 《書林藻鑒》:“ 唐 代書家之盛,不減於 晉 ,因由接武六朝,家傳世習,自易為工。”

金堂

(1).金飾的堂屋。指神仙居處。 晉 王嘉 《拾遺記·洞庭山》:“ 洞庭山 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徹於山頂。”《晉書·許邁傳》:“自 山陰 南至 臨安 ,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雲笈七籤》卷十七:“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2).指華麗宏偉之堂。 唐 李商隱 《楚宮》詩之二:“ 王昌 且在牆東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唐 李庾 《兩都賦·賦東都》:“金堂玉戶,絲哇管語。”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三:“《蘇臺紀事序》云:‘則有參佐名流, 宏農 妙裔, 王昌 居處,跡近金堂, 韓壽 來時,香通青瑣。’”

趙善括名句,謝葛守詩軸名句

詩詞推薦

君不見靈椿一株傳義方,僖儀接武躋金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