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襄的《送別探得南字》
全文:
謫宦情牢落,窮通理更諳。
讀書間不廢,事道古何慚。
昔喜鄰州守,嘗陪後乘驂。
西湖游未厭,北海飲方酣。
躡屐登雲嶠,捫蘿訪竹庵。
鷺濤千頃雪,鷲嶺萬堆藍。
姤遇時難,睽離歲忽三。
陪京方接軫,歸省會同參。
士子文宗愈,朝廷禮問聃。
好留君左右,俄領郡東南。
歲旱錢仍貴,民飢命不堪。
下車寬賦役,露冕訓田蠶。
畫舸乘春別,新書卜日覃。
牙旗風發發,瑞節虎眈眈。
龍鳳吳王國,煙霞古佛龕。
荷香輕泛浦,桂子靜飄嵐。
草澤行吟苦,蘭陔奉養苦。
子文無慍色,夷甫足清談。
物外冥天籟,樽前據石楠。
惟應憐舊尹,漁釣負江潭。
參考注釋
士子
(1).男子的美稱,多指年輕人。《詩·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毛 傳:“偕偕,強壯貌。士子,有王事者也。” 鄭玄 箋:“朝夕從事,言不得休止。”
(2).士大夫官僚階層。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孔稚珪違制啟假事》:“臣聞禁憲有章,士子攸慎;守官有典,觸網斯及。蓋所以崇威闡法,下肅上尊。”
(3).學子;讀書人。《北齊書·辛術傳》:“ 天保 末, 文宣 嘗令 術 選百員官,參選者二三千人, 術 題目士子,人無謗讟,其所旌擢,後亦皆致通顯。” 唐 杜甫 《別董頲》詩:“士子甘旨闕,不知道里寒。”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催試》:“今當大比之年,士子們紛紛上京應舉。” 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賽會雖然不象現在 上海 的旗袍、 北京 的談國事,為當局所禁止,然而婦孺們是不許看的,讀書人即所謂士子,也大抵不肯趕去看。”
(4).豪門士族的子弟。《文選·沉約<恩倖傳論>》:“且士子居朝,鹹有職業。雖七葉珥貂,見崇 西漢 ,而侍中身奉奏事,又分掌御服。 東方朔 為黃門侍郎,執戟殿下。郡縣掾吏,並出豪家;負戈宿衛,皆由勢族。非若晚代分為二塗者也。” 李善 註:“二塗謂士庶也。言仕子不居賤職,庶族不涉清階。” 劉良 註:“晚代謂 魏 晉 也。士與人異品雜用,故云二塗。”
(5).將士家的子弟。《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帝輒優文答報”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曰:“是後大發士息,及取諸國士。 植 以近前諸國士息已見發,其遺孤稚弱,在者無幾,而復被取,乃上書曰:‘……國有士子,合不過五百人,伏以為三軍益損,不復賴此。’”
文宗
文章為世人所師法的人物
百代文宗,一人而已。——《晉書·陸機陸雲傳論》
一代文宗
朝廷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戰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陳襄名句,送別探得南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