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鎡的《鴉舅辭》
全文:
自從結廬依北城,入夏常聽鴉舅聲。
五更欲盡日未上,繞樹往往偕雞鳴。
想欣綠草露光濕,漸喜茂蔭晨輝清。
道人披衣起危坐,睡思頓去毛骨輕。
既免待旦赴朝集,禰欲和月隨耕。
人言外甥多似舅,爾甥天資太濁陋。
固宜相見屢旋拳,使瞻在前忽在後。
衣裾峭整紫翠長,更學燕燕玄為裳。
鵲並鸜鵒定通譜,名曰鵯鵊字未詳。
我園聽鶯兼扶鶴,閒亭本是無心作。
未能授館專為君,萬竹千松且同樂。
參考注釋
待旦
(1).等待天明。《書·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民困則多離叛,其禍必振矣。可不戰戰以待旦乎?可不慄慄而慮危乎?” 唐 李賀 《送沉亞之歌》:“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藝文一》:“ 穆 張 嘗同造朝,待旦於 東華門 外。”
(2). 宋 代宮中謂天明前的一段時間。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前代夜五更至黎明而終,本朝外廷及外郡悉用此制。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終,謂之待旦。蓋更終則上御盥櫛,以俟明出御朝也。祖宗勤於政事如此。”
朝集
朝見聚會。《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三年》“帝謂諸州朝集使曰” 元 胡三省 註:“《隋志》,每元會,諸州悉遣使赴京師朝集,謂之朝集使。”《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五年》:“帝謂近臣曰:‘孝者人倫之重。古之人,三年守墳墓,今臣僚子弟以祖父亡歿,或與敍用,意在繼其後嗣;然有不俟百日便與朝集者,朕每覩之,中心不忍。’”《清續文獻通考·王禮二》:“各員均著恪遵定例,按期進內朝集,如有曠誤不到者,著宗人府……指名參奏。”
張鎡名句,鴉舅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