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集四庫書,琬琰藏洛河

李石送浩侄成都學官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石的《送浩侄成都學官》

全文:
憶昔官博士,所得英俊多。
斥去典蜀學,蜀士煩搜羅。
二井轉轆轤,猶能挹餘波。
袍子白紛紛,有如鏡重磨。
愛汝似二父,此地曾經過。
分職有十師,聖門嚴四科。
儻非一萬卷,難取三百禾。
我有十詠詩,考古煩吟喔。
鼓鍾樂高文,羽翼崇雄軻。
似聞禮殿柏,久矣尋斧柯。
古物天為惜,蒸薪鬼所呵。
堂堂公議地,歲月窮羲娥。
忍此恣橫說,後來敢誰何。
我集四庫書,琬琰藏洛河
此外有石經,參酌正舛訛。
熟讀懋汝學,師友相切嗟。
汝有屋三間,竹墅連松坡。
日夜望汝成,門戶高嵯峨。
我貧自有道,一竿釣漁蓑。
後生問老子,守死山之阿。

李石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石我集四庫書,琬琰藏洛河書法作品欣賞
我集四庫書,琬琰藏洛河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四庫書

即四部書。 宋 蘇軾 《答任師中家漢公》詩:“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 清 吳偉業 《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獨念四庫書,捲軸夸縹緗。”詳“ 四部書 ”。

琬琰

(1).琬圭、琰圭。《書·顧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 傳:“大璧琬琰之圭為二重。” 蔡沉 集傳:“琬琰,圭名。”

(2).為碑石之美稱。 唐玄宗 《孝經序》:“寫之琬琰,庶有補於將來。” 宋 蘇軾 《賀林待制啟》:“箸書已成,特未寫之琬琰;立功何晚,會當收之桑榆。”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寫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聲;炳若丹青,掩 麟閣 雲臺 之美。”

(3).泛指美玉。《楚辭·遠遊》:“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 洪興祖 補註:“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說山訓》:“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雖廉者弗釋。” 南朝 梁 劉峻 《辨命論》:“火炎 崐 岳,礫石與琬琰俱焚;嚴霜夜零,蕭艾與芝蘭共盡。” 唐 韓愈 《送窮文》:“攜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 明 楊珽 《龍膏記·觖望》:“花明寶鈿,光浮琬琰,是 廣寒 仙媛,合配風流時彥。”

(4).比喻品德或文詞之美。 漢 東方朔 《七諫·自悲》:“厭白玉以為面兮,懷琬琰以為心。”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懷抱之內,吐琳瑯於毛墨之端。”《南史·劉遵傳》:“文史該富,琬琰為心;辭章博贍,玄黃成采。” 元 鄧文原 《奉題延祐宸翰詩》:“官聯天府璇璣象,帝闡河圖琬琰文。”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今倥傯之際,忽捧琬琰之章。”

(5).玉液。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西王母 ﹞共玉帳之高會,薦清澄琬琰之膏以為酒。” 元 張之翰 《一字硯賦》:“以藉古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

李石名句,送浩侄成都學官名句

詩詞推薦

  • 游五泄山

    唐詢宋代〕尋徹靈潭第五源,旋攀蘿蔦至山巔。寒聲昔謂來天外,巨壑今知在目前。峭壁無時長蔽日,重岩不雨亦生煙。臨觀
  • 別韓魏公

    石蒼舒宋代〕□□□□□□□,簾前二聖擁千官。唯有掃門霜鬢客,卻隨社燕入長安。
  • 海上謠

    王邦畿明代〕東方日升,西方日落。皛皛淼淼,不可量度。西方日落,東方日升。光光滿滿,有如鏡平,仙人飲酒鏡光里。西請
  • 分韻得杖字三十韻

    陳謨元代〕西林崒雄峰,眾山此其王。秀如沖霄鳳,險若排空浪。高木郁扶疏,旭日明滉瀁。何煩紫蓋朝,默已通蓬閬。太史
  • 風入松

    康與之宋代〕畫橋流水欲平闌。雨後青山。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車、不逐雕鞍。紅杏牆頭院落,綠楊樓外鞦韆。謝娘別後憶前
  • 送秦少章

    李廌宋代〕建勛各有志,而我齒已疏。除書喜之子,試吏東海隅。滿懷貯忠義,陳編陋嚴徐。平生困末路,龍蠖意不舒。定交
  • 戲答

    蘇轍宋代〕銀瓶瀉酒正霜天,玉麈生風夜更寒。下客不辭投轄飲,好花猶恐隔簾看。
  • 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

    林逋宋代〕上閣還旌節,明廷覲冕旒。清溪傾綺席,蠹簡壓歸舟。遠俗今無訟,閒田亦有秋。公期論爵賞,當拜富民侯。
  • 班溪

    戴表元宋代〕我愛班溪班,班班為誰好。於時九秋晚,霜葉紅不埽。石搖未歸雲,水映欲衰草。累累牛羊隊,灑灑魚龍道。崇丘
  • 別留少策兼呈玉黨先生

    陳元晉宋代〕天涯萬里同為客,先自非愀更送君。歸路明朝好蕭索,一聲雁斷幾重雲。
    我集四庫書,琬琰藏洛河 詩詞名句
我集四庫書,琬琰藏洛河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