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中不依倚,明見佛性有此理,漿水錢在草鞋裡

釋道昌頌古五十七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昌的《頌古五十七首》

全文:
水乳不分,菽科難辨。
擔帶病深,改移功淺。
十二時中不依倚,明見佛性有此理,漿水錢在草鞋裡

釋道昌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十二時

(1).古時分一晝夜為十二時,以乾支為記。《左傳·昭公五年》 杜預 注有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映、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名目,雖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時。至以十二支記時,《南齊書·天文志》始有之。參閱 清 趙翼 《陔餘叢考·一日十二時始於漢》、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昭公五年》“十時”注。

(2).猶言一晝夜,全天。 唐 王維 《送楊長史赴果州》詩:“鳥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時。”《宋史·葛邲傳》:“十二時中,莫欺自己。”

(3).詞牌名。亦稱“ 十二時慢 ”。 宋 鼓吹四曲之一,雙調或三段,有平韻、仄韻兩調,四體。又為《憶少年》的別名,雙調四六或四七字兩體。

(4).曲牌名。屬南曲商調。字數與詞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聲》一般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時》之稱。

不依

(1).不聽從;不同意。《書·大禹謨》:“ 禹 曰:朕德罔克,民不依。” 孔穎達 疏:“我德實無所能,民必不依就我也。”《水滸傳》第八七回:“兄長之命,誰敢不依!”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只怕有大富大貴之人把勢力來相逼,到那時節,不怕你不依。” 梁斌 《紅旗譜》二三:“不能去‘寶地’,他爺爺要不依!”

(2).不按照;不遵守。《北齊書·文苑傳·樊遜》:“ 愔 曰:‘才高不依常例。’”《水滸傳》第二四回:“原來這個開茶坊的 王婆 ,也是不依本分的。” 范乃仲 《小技術員戰服神仙手》下:“哪知神仙手早已拿定了主意,到那時候再教訓教訓這班年青人,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

明見

(1).明白看到;明顯見於。《莊子·知北游》:“明見無值,辯不若默。”《史記·張儀列傳》:“夫 趙王 之很戾無親,大王之所明見,且以大王為可親乎?”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雖唯通用例》:“《禮記·表記篇》:‘唯天子受命於天。’ 鄭 注曰:‘唯當為雖。’此‘雖’‘唯’通用之明見於經典者。”

(2).高明的識見。《老殘遊記》第二十回:“ 許大 磕頭,説:‘大老爺明見!開恩!’”

佛性

(1).佛教名詞。謂眾生覺悟之性。《涅槃經》卷二七:“我常宣説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北齊書·杜弼傳》:“聞卿精學,聊有所問,經中佛性、法性,為一為異?”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此迺泥土瓦礫合成,安得有佛性耶?” 清 龔自珍 《法性即佛性論》:“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2).借指禮佛修行之心性。參見“ 佛性禪心 ”。

漿水

(1).水或其他食物湯汁。 唐 穀神子 《博異志補編·鄭潔》:“百味之物,深所反側。然不如賜茶漿水粥耳,茶酒不如賜漿水,又貧居之易辨。”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又生蔥韭蒜醋各一堞。三五人共列漿水一桶,立杓數枚。”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二折:“容我與侍郎瀽一椀漿水,燒一陌紙錢咱。”

(2).一種飲料。類似米酒而味酸。又名酸漿。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水·漿水》﹝釋名﹞引 陳嘉謨 曰:“漿,酢也。炊粟米熱,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類漿,故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水·漿水》﹝發明﹞引 朱震亨 曰:“漿水,性涼善走,故解煩渴而化滯物。”

漿糊。 明 阮大鋮 《燕子箋·誤畫》:“自嘆紅鸞不利,招了箇漿水寃家。”

草鞋

用稻草或其他長纖維草手工編制的一種簡易鞋

釋道昌名句,頌古五十七首名句

詩詞推薦

十二時中不依倚,明見佛性有此理,漿水錢在草鞋裡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