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姚勉的《送鄧若思赴南劍鄉舉》
全文:
龍泉與太阿,紫氣牛斗沖。
神物離必合,龍津復相從。
悠悠千餘年,神秀人物鍾。
高密雲礽孫,星宿羅心胸。
居常佩此劍,溝瀆難鯨容。
朅來磨劍池,清水為淬鋒。
秋風催斫桂,迥脫塵泥蹤。
勉哉各努力,更作延平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龍泉
(1).寶劍名。即龍淵。 漢 王充 《論衡·率性》:“棠谿魚腸之屬,龍泉太阿之輩,其本鋌山中之恆鐵也。”
(2).泛指劍。 唐 李白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詩:“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 王琦 註:“龍泉即龍淵也, 唐 人避 高祖 諱,改稱龍淵曰龍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 張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龍泉萬卷書; 鶯鶯 有福,穩請了五花官誥七香車。” 清 宋玉叔 《<述哀>題後》詩:“我有父兄千載恨,對君霑血拂龍泉。”
(3).喻行事果斷。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於是乎龍泉獨斷,龜旐旁求;品命千名,封疆萬戶。” 唐 常袞 《授京兆尹魏少游加御史大夫制》:“有玉壺之清澄,兼龍泉之斷割。”
(4).佛寺名。 北周 庾信 《送靈法師葬》詩:“ 龍泉 今日掩,石洞即時封。” 倪璠 註:“《法苑》云: 廬山 西有 龍泉精舍 , 慧遠 沙門之所立也。”
(5).常泛指僧院、佛門。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序:“來從 許 下,月旦出於龍泉;言入 蜀 中,星文見於牛斗。” 唐 賈島 《送僧歸太白山》詩:“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
(6).噴泉。 南朝 梁 江淹 《游黃櫱山》詩:“陽岫照鸞采,陰谿噴龍泉。”
太阿
(1).古寶劍名。相傳為 春秋 時 歐冶子 、 干將 所鑄。《戰國策·韓策一》:“ 韓 卒之劍戟……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李善 註:“《越絶書》曰: 楚王 召 歐冶子 、 干將 作鐵劒二枚,二曰太阿。” 唐 盧照鄰 《五悲》:“何異夫操太阿以烹小鮮。” 明 沉采 《千金記·會宴》:“太阿初出匣,光射鬥牛寒。”
(2).指 商 伊尹 。因其輔 太甲 為阿衡,故稱。《文選·潘岳<楊荊州誄>》:“ 周 賴 尚父 , 殷 憑太阿。” 李善 註:“太阿,阿衡,謂 伊尹 也。” 漢 王莽 以 甄豐 為太阿右拂,即取 伊尹 事。見《漢書·王莽傳中》。
(3).喻權柄。《明史·閹黨傳序》:“凶豎乘其沸潰,盜弄太阿。”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太阿一到手,其效可計日。”
紫氣
紫色的霞氣,古人以為瑞樣的徵兆
紫氣舒其石。——唐· 李朝威《柳毅傳》
牛斗
指牛宿和斗宿。傳說 吳 滅 晉 興之際,牛斗間常有紫氣。 雷煥 告訴尚書 張華 ,說是寶劍之氣上沖於天,在 豫東 豐城 。 張華 派 雷 為 豐城 令,得兩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兩人各持其一。 張華 被誅後,失所持劍。後 雷煥 子持劍過 延平津 ,劍入水,但見兩龍各長數丈,光采照人。見《晉書·張華傳》。後常用以為典。 北周 庾信 《思舊銘》:“劍沒 豐城 ,氣存牛斗。” 唐 杜甫 《所思》詩:“徒勞望牛斗,無計斸龍泉。” 元 薩都剌 《過延平津》詩:“神光射霄漢,牛斗為不明。” 何其芳 《憶昔》詩:“光芒萬丈射牛斗,要把人間重鑄成。”
牛鬭:1.謂牛相鬥。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月峽猿啼,江神牛鬭。” 元 張雨 《春耕》詩:“壺漿稚子看牛鬭,卻過田頭午餉時。”
(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紕漏》:“ 殷仲堪 父病虛悸,聞牀下蟻動,謂是牛鬭。” 劉孝標 注引 檀道鸞 《續晉陽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後用“牛鬭”指病虛、心神恍惚。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廣 客蛇影, 殷 師牛鬭。”
姚勉名句,送鄧若思赴南劍鄉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