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四塞舊甌金,藝祖高宗實鑒臨

文天祥則堂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則堂》

全文:
北入京城,賈餘慶迎逢賣國。
既令學士降詔,俾天下州郡歸附之。
又各州付一省劄,惟樞密則堂、家先生鉉翁於省劄上不肯押號。
吳丞相堅號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賈餘慶之命,其愧則堂甚矣。
程鵬飛見則堂不肯奉命,堂中作色,欲縛之去。
則堂雲中書省無縛執政之理,歸私廳以待執,北竟不敢誰何。
予在北,以忠義孤立,聞其事以自壯雲。
山河四塞舊甌金,藝祖高宗實鑒臨
一日盡將輸敵手,何人賣國獨甘心。
中書堂帖下諸城,搖首庭中號獨清。
此後方知樞密事,從今北地轉相驚。

文天祥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文天祥山河四塞舊甌金,藝祖高宗實鑒臨書法作品欣賞
山河四塞舊甌金,藝祖高宗實鑒臨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山河

山嶺和河流,指國家的疆土

錦銹山河

四塞

(1).指四方屏藩之國。《禮記·明堂位》:“四塞,世告至。” 鄭玄 註:“四塞,謂夷服、鎮服、蕃服在四方為蔽塞者。”《敦煌曲子詞·洞仙歌》:“願四塞來朝明帝,令戎客休施流浪。”

(2).指四境皆有天險,可作屏障。《戰國策·齊策一》:“ 齊 南有 泰山 ,東有 琅邪 ,西有 清河 ,北有 渤海 ,此所謂四塞之國也。” 鮑彪 註:“四面有山關之固,故曰四塞之國也。” 漢 班固 《東都賦》:“且夫僻界西 戎 ,險阻四塞,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 明 王錂 《春蕪記·宸游》:“你看千峯岳峙,萬井雲屯,南接 蒼梧 ,北連 陘塞 ,真可稱四塞之國矣。”

(3).指四方邊塞,邊境。《敦煌曲子詞·獻忠心》:“四塞休徵罷戰,放將仕,盡迴戈。”《敦煌曲子詞·定風波》:“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仕,誰人敢去定風波?”

(1).到處充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旁魄四塞,雲尃霧散。”《舊唐書·德宗紀下》:“三月乙亥,黃霧四塞,日無光。”《宋史·仁宗紀一》:“甲午,昏霧四塞。”

(2).四面蔽塞。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序》:“乍晴暴熱,風道四塞。” 清 方苞 《七思·弟椒塗》:“荊榛四塞兮塗冥冥,連山赤黑兮延火烝。”

甌金

金盆。 唐玄宗 每命相,皆先書其名,覆以金甌。後以“甌金”喻拜相。 明 李東陽 《壽瓊山邱先生》詩:“甌金名早定,帶玉寵方新。”參閱《新唐書·崔琳傳》。

藝祖

亦作“萟祖”。有文德之祖。《書·舜典》:“歸,格於藝祖,用特。” 孔 傳:“巡守四岳,然後歸告至 文祖 之廟。藝,文也。” 孔穎達 疏:“才藝文德,其義相通,故蓺為文也。”後用以為開國帝王的通稱。 唐 張說 《唐享太廟樂章·光大舞》:“肅肅藝祖,滔滔濬源。” 宋 沉遘 《五言陳橋驛》詩:“萟祖昔臣 周 , 周 德久已衰。”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藝祖》:“人知 宋 人稱太祖為藝祖,不知前代亦皆稱其太祖為藝祖……然則﹝藝祖﹞是歷代太祖之通稱也。”

鑒臨

亦作“鑒臨”。審察,監視。 唐 韓愈 《論佛骨表》:“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 宋 劉過 《六州歌頭·題岳鄂王廟》詞:“臣有罪,陛下聖,可鑑臨。”《紅樓夢》第一○三回:“虔請 伏羲 、 文王 、 周公 、 孔子 四大聖人,鑒臨在上,誠感則靈。” 茅盾 《霜葉紅於二月花》十四:“那時候這歲半的小女孩要在眾親友鑒臨之下參拜她的未來的父母,並拜見各位尊長。”

文天祥名句,則堂名句

詩詞推薦

山河四塞舊甌金,藝祖高宗實鑒臨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