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孫應時的《鄞川道中呈友人》
全文:
青山不斷煙蒼蒼,梅花如雪東風香。
春來天地恰十日,眼見草木生輝光。
清溪行舟暮鳴櫓,並舡開樽共君主。
人生邂逅自可憐,明日江東聽江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 羿 斃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堯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饞名。”參見“ 十日並出 ”。
(2).十乾所表示的日子。《周禮·春官·馮相氏》:“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預 註:“甲至癸。” 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為歷。”
眼見
(1).眼看;目睹。 唐 杜甫 《絕句漫興》之一:“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宋 程垓 《洞庭春色》詞:“多少事,有垂楊眼見,紅燭心知。”《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見,説著也不信。” 魯迅 《集外集·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見他的朋友們,很多在戰場上犧牲掉。”
(2).猶眼界。 郭沫若 《巨炮之教訓》:“唉!我可憐這島邦的國民,他們的眼見未免太小。”
(3).分明;顯然。《水滸傳》第五八回:“那個穿紅的,眼見是 宋江 了;道妝的,必是軍師 吳用 。” 王西彥 《靜水裡的魚》:“不過,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戰爭眼見日益接近了。”
(4).很快;馬上。《紅樓夢》第三一回:“眼見有婆婆家了,還是那么著。”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生輝
(1) 照得光輝奪目
晶瑩閃爍的枝形吊燈使滿室生輝
(2) 增添光彩
古剎生輝
孫應時名句,鄞川道中呈友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