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袁說友的《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全文:
巫山磊塊山林姿,一邱一壑貪成痴。
寸峰拳石瞥眼過,張皇攫覓惟憂遲。
東南佳山多秀麗,就中所欠雄與奇。
飽聞巫山冠巴峽,奇峰十二相參差。
昔年圖畫常一見,欲見此山無路之。
扁舟西溯上三峽,千岩萬壑爭追隨,終朝應接已不暇,心目洞駭具忘疲。
驀然鐘鼓高唐上,峰巒二六排旌旗。
一峰霞彩迥在望,一峰展翠開屏帷。
無心出岫雲吐色,偃蓋平巒松並枝。
仙蹤鶴駕羽衣近,壇石瑤台閶闔低。
白雲一起鳳皇下,清泉四合蛟龍嬉。
群峰角立變態異。
一一大巧乾坤為。
外堪擊拊試聲律,中含造化分四時。
天下名山亦多矣,未有列岫奇如茲。
九華一景固天巧,惜與江流相背馳。
南北兩峰喧眾口,妝抹卻恨同西施。
何如此峰無限好,行行列列臨江湄。
煙雲漠漠出寸碧,風雨時時橫黛眉。
舟人漁子漫回首,騷士墨客勞支頤。
我來穿水入天去,貂裘章甫生塵緇。
昂頭見此大奇特,躋攀不上空嗟嘻。
吾將欲訪三島登九嶷,上蓬萊道山之壁,絕泰華終南之嵋。
飛鳧去舄嘯滄海,卻來巫峽溫前詩。
參考注釋
將欲
將要;打算。《老子》:“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墨子·非攻下》:“中情將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李白 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三島
(1).指傳說中的 蓬萊 、 方丈 、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唐 鄭畋 《題緱山王子晉廟》:“六宮攀不住,三島互相招。” 元 耶律楚材 《和百拙禪師》詩:“眠雲臥月辭三島,鼓腹謳歌預四民。”《西遊記》第十七回:“十洲三島還遊戲,海角天涯轉一遭。”
(2).指 日本 。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詩:“詩思一帆海空闊,夢魂三島月玲瓏。”
九嶷
見“ 九疑 ”。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道山
(1).指儒林、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語出《後漢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 宋 張耒 《答林學士啟》:“攬轡按行,窾竇已解,已進登於卿棘,復宜入於道山。” 清 朱彝尊 《送葉參議映榴督儲楚中》詩:“道山槖筆入,粉署含香趨。”
(2).傳說中的仙山。 宋 蘇軾 《上虢州太守啟》:“至於事簡訟稀,瀟灑有道山之況。” 清 趙翼 《題蔣心餘攜子游廬山圖》詩:“事往空思寫木蓮,道山人已騎白鳳。”
(3).舊時稱人死為歸道山。 宋 惠洪 《冷齋夜話》卷七:“世傳 端明 已歸道山,今尚爾遊戲人間邪?”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文字凝鍊》:“ 吳 楊 二家,不知存亡,殆亦歸道山矣。”
(4).指 宋 無名氏所著之筆記小說《道山清話》。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下》:“小説家一類,又自分數種。一曰志怪,《搜神》、《述異》、《宣室》、《酉陽》之類是也。一曰傳奇,《飛燕》、《太真》、《崔鶯》、《霍玉》之類是也。一曰雜録,《世説》、《語林》、《瑣言》、《因話》之類是也。一曰叢談,《容齋》、《夢溪》、《東谷》、《道山》之類是也。”
泰華
(1). 泰山 與 華山 的並稱。《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夏桀 之居,左 河 濟 ,右 泰 華 , 伊闕 在其南, 羊腸 在其北,修政不仁, 湯 放之。” 宋 辛棄疾 《臨江仙·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詞:“有心雄 泰 華 ,無意巧玲瓏。”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斯真 泰 華 兩峯,同標峻絶矣。”
(2).即 華山 。 明 楊基 《送魏萬之安西》詩:“雲散岳蓮開 泰 華 ,月寒郊樹隱 新豐 。”
袁說友名句,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名句
名句推薦
鄉園誰共此,愁人屢益愁
陸瓊《關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