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置不離山下路,長來都護寺前村

乾隆竹閣用蘇軾韻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竹閣用蘇軾韻》

全文:
白傅蘇公總杳然,湖邊尚說竹籠軒。
成林未逮晉七士,畫水曾聞蜀兩孫。
徙置不離山下路,長來都護寺前村
寄題何必紆清蹕,遵海常懷晏子言。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徙置

(1).謂把物件等移放到別處。《史記·商君列傳》:“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南史·薛伯宗傳》:“時又有 薛伯宗 善徙癰疽, 公孫泰 患背, 伯宗 為氣封之,徙置齋前柳樹上。”

(2).移民使定居於某地。《後漢書·鮮卑傳》:“聞 倭 人善網捕,於是東擊 倭人國 ,得千餘家,徙置 秦水 上,令捕魚以助糧食。”

不離

(1).不失;不失為。《莊子·馬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樸素。”《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2).不離開;不離去。 漢 焦贛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眾,不離其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一物大於貓,來伏身下,展轉不離。”

(3).差不多;還不錯。《紅樓夢》第一○八回:“ 湘雲 道:‘別人還不離,獨有 璉二嫂子 ,連模樣兒都改了,説話不伶俐了。’” 老舍 《駱駝祥子》四:“老頭子看了車一眼,點了點頭:‘不離!’”

下路

(1).前方;路邊。《韓非子·十過》:“ 韓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發車騎陳之下路,謂 韓 使者曰:‘報 韓君 言弊邑之兵今將入境矣。’”《南史·謝靈運傳》:“後 秦 郡府將 宋齊 受使至 塗口 ,行達 桃墟村 ,見有七人下路聚語,疑非常人,還告郡縣,遣兵隨 齊 掩討禽之。” 元 宮大挺 《七里灘》第三折:“見旗幟上月華日精,諕的些居民從速風迸,呈百般的下路潛藏無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2).猶言下江,指 長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這番在下路脫了糧食,裝回頭貨回家,正趁著順風行走。”《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他有個妹子,嫁與下路人,住在 前門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宦成 聽見那兩個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蕭山縣 的話--下路船上,不論甚么人,彼此都稱為‘客人’。”

(3).路為 宋 、 金 、 元 行政區劃名, 元 定轄區戶數在十萬以下者為下路。《元史·選舉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書省定學制頒行之,命諸路府官子弟入學,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參見“ 上路 ”。

都護

古代官名。設在邊疆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乾隆名句,竹閣用蘇軾韻名句

詩詞推薦

  • 送荷渚歸越

    趙汝績宋代〕湘湖蓴線正宜羹,一舸濤江泛曉晴。屋破不妨從客借,田荒自欲課奴耕。不隨不激真吾事,乍佞乍賢皆世情。從此
    徙置不離山下路,長來都護寺前村 詩詞名句
  • 頌古十首

    釋端裕宋代〕百千諸佛眉彎曲,無證無修眼搭痴。踏著未消連底凍,一時認作碧琉璃。
    徙置不離山下路,長來都護寺前村 詩詞名句
  • 落星寺

    范仲淹宋代〕長江萬里來,古寺中流起。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濤里。
    徙置不離山下路,長來都護寺前村 詩詞名句
  • 端峰往還三首

    趙蕃宋代〕蹔住已積日,此生知幾來。歛容看天矯,側足避崔嵬。隨意從登降,無心計挽推。雲寒易成晚,家近故須回。
  • 登煙雨樓即景

    乾隆清代〕未至山莊雨沾足,到茲駐蹕數朝晴。紅遲芳沼蕾才吐,綠滿平坡芽遍萌。卻覺炎蒸午已劇,亟思涼潤澍為傾。層樓
  • 山中七夕

    李寄明代〕悔彈長鋏臥空山,清比餐風飲露蟬。三徑似開邊七百,一身如養客三千。阮鹹犢鼻懸庭日,郭振龍泉在匣年。惶恐
  • 八月九日晨興如廁有鴉啄蛆

    梅堯臣宋代〕飛烏先日出,誰知彼雌雄。豈無腐鼠食,來啄穢廁蟲。飽腹上高樹,跋觜噪西風。吉凶非予聞,臭惡在爾躬。物靈
  • 胡登仕送花

    方岳宋代〕一年春是牡丹時,不負花時只有詩。老去自知才思盡,枉分風月到山籬。
    徙置不離山下路,長來都護寺前村 詩詞名句
  • 點絳唇(聖節鼓子詞)

    呂渭老宋代〕扇列紅鸞,赭黃日色明金殿。御香蔥茜。寶仗香風暖。咫尺天顏,九奏朝陽管。群臣宴。醉霞凝面。午漏傳宮箭。
    徙置不離山下路,長來都護寺前村 詩詞名句
  • 僑居

    蘇籀宋代〕買僮貸宅愈迂疏,穎士皆能講舊廬。典學前聞質郯子,天人定勝取申胥。未應孤負囊中筆,精爾消磨架上書。借問
徙置不離山下路,長來都護寺前村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