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沈遼的《贈清道》
全文:
少年好書老彌篤,牙籤錦囊數百軸。
江左墨妙世不矚,有唐諸公粗可錄。
諸公草法無可稱,中葉始有張顛名。
張顛下筆有神會,其妙不似點畫成。
後來沙門有藏真,措意瀟灑尤更精。
當時二子最名盛,至今學者皆伏膺。
本朝蘇公名弟兄,汝南蒲陽亦有聲。
比來諸公已老死,其餘卑俗類可憎。
我昔乘興游都城,列子示我新素屏。
始知無擇得此道,長沙道人今復生。
歸來窮巷掩柴荊,惠然相訪得忘形。
贈我數行豈無意,勢如九河注滄溟。
中間龍蜃降沒升,歡伏不暇獨可驚。
自欲何能謝言情,欲贈金玉還愧輕。
慇勤之揖喜不勝,使我驅霧老眼明。
參考注釋
本朝
(1) 古人認為朝廷是國家的根本,所以稱朝廷為本朝
(2) 稱自己所處的王朝
公名
同類事物的共稱。與“專名”相對。如鳥、獸是公名,而鴉、鵲、虎、豹為專名。 郭沫若 《文藝論集續集·革命與文學》:“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知道文學的這個公名中包含著兩個範疇:一個是革命的文學,一個是反革命的文學。”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親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間的稱呼
有聲
有聲譽;著稱。《詩·大雅·文王有聲》:“ 文王 有聲,遹駿有聲。”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 張耳 之賢,有聲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秦中丞》:“ 沉 登甲戌進士,授 粵 之 順德 令,以清峻稱。入為郎,出為守,俱有聲。”
沈遼名句,贈清道名句